对艺术的坚持与希望——经济低迷下艺术品市场的理性回归 2012-12-08 17:09:56 来源:艺术国际博客 作者:尹冰
在2012中国艺术品产业博览会发布会上发布的消息称:2011年,中国艺术品市场成交额达2108亿元,占全球艺术品市场份额的30%,排名世界首位,中国已成为全球最活跃的艺术品市场。

在2012中国艺术品产业博览会发布会上发布的消息称:2011年,中国艺术品市场成交额达2108亿元,占全球艺术品市场份额的30%,排名世界首位,中国已成为全球最活跃的艺术品市场。

艺术品的买卖交易是财富与知识,品味与创新之间复杂的关系体系。我们承认,中国艺术品市场能取得这样的傲人成绩是与上世纪八九十年代外国资本与买手的市场化运作是密不可分的。随着中国经济的快速跳跃式增长和人们对艺术品的投资理念不断增强,金融资本近些年不断大量涌进艺术行业,使得中国本来并不成熟的收藏性市场很快地转换成了投资性市场,从而使市场的投资性挤压了艺术品的艺术性,投资行为代替收藏行为。虽然市场表面活跃繁荣,天价作品层出不穷,但这种热钱投机行为破坏了艺术品市场的长远与可持续性发展,加之得不到法律法规的完善与监管,利益链条诱导艺术行业内各种潜规则与黑幕的操控与显现,整体市场积攒了大量的泡沫与隐患。

受全球经济萎靡的影响,2012年中国经济也不断下滑。国内房地产市场长期调控,股市跌破2000点,定期存款利率远远低于通货膨胀率等坏消息比比皆是,当前投资渠道不断放窄。虽然艺术品市场是整个投资领域的重要补充,但目前中国社会状态下,精神文明建设不足遇到了艺术品的市场化资本运作,其受制于宏观经济的趋势越发明显,艺术品与其它投资市场的趋同性不断加大,以至于人们对艺术品市场的投资信心随着经济下滑而过敏性感冒,中国艺术品市场今年进入了一个重要的调整期。

这种调整所带来的影响是链条式的。首先,在拍卖公司拍品征集上,低迷的经济环境下,买卖方双方仍需向拍卖公司支付的近30%的高额佣金加大了投资回报率的风险。使得以往在拍卖市场出现过的高价位经典力作并不适合今年再次送拍。因此,在征集到的拍品中出现了很多陌生藏品。有些鉴定名家的题跋、作品的出版、展览等本应传承有序的信息被牵强附会,很多甚至被怀疑真伪,而艺术品拍卖公司对所拍作品的真赝不负责的态度大大降低了买家的信心。从而带来了艺术品买家各种观望的态度,出现了包括很多名家作品在内的大片流拍的惨痛后果。

目前,是到了对急功近利之举反思的时候了。热钱缺席的同时反之也表明了艺术品市场正在不断走向成熟与完善,这也使得以投机为目的新藏家逐渐退场,资深传统藏家开始回归拍场理性消费艺术品,更多地开始考虑作品的艺术价值与历史价值。

值得一提的是在2012年各大拍卖公司的秋拍中,近现代名家的精品水墨力作还是拍卖市场的中流砥柱,对整个成交额起到了明显的支撑作用。但藏家的理性回归使得过千万元的作品竞价艰难,往年必过亿元天价的精品力作基本遥望难及。来自五湖四海的藏家与投资者们开始不再在场内对拍品价格进行你死我活的比拼,取而代之的是开始共同研习探讨艺术家的创作风格、所处时代的人文历史等学术性问题。或许这样的探讨与学习更能体现艺术作品存在于世的真正价值,或许现在这个稍稍有点冷的市场才有真正买入的机会,买真正欣赏喜欢的、买对的、买合适的作品对于藏家来说更为重要。

所以就目前来说,在尚不稳定的市场中,处于各种层面的艺术品投资者拥有不同的心态:有的想出货了事,金盆洗手;有的想以假乱真,浑水摸鱼;有的想趁机捡漏,再接再厉;有的想趁热打铁,再创新高。所以在鱼龙混杂的中国艺术品投资领域打拼是一项文武双全的事业,在拍场外要不断学习,在拍场内要斗智斗勇。对艺术的追求与坚持应指引着我们理性的面对市场的调整与挑战,中国艺术品市场何去何从,让我们怀揣着民族文化发展的希望与梦想拭目以待。

作者简介:尹冰,艺术家、当代艺术策展人。2008年毕业于清华大学美术学院,获美术学硕士学位。798艺术区赵绪成艺术馆馆长,长期从事国内外艺术展览的策划及文化项目运营,艺术作品被多家艺术机构及个人收藏。)

【相关阅读】

尹冰:艺术需要来自理性的虚幻


 


【编辑:赵丹】

表态
0
0
支持
反对
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