艺术品市场赝品横行 约500万张范曾假作流入市面 2012-12-10 11:54:51 来源:华夏时报  作者:严葭淇
近些年,随着艺术品市场的火爆,赝品横行早已是不争的事实。近日,著名艺术家范曾更爆料说:“市场上99.9%的‘范曾’的画都是假的。”艺术品市场假货究竟有多少?如何在当今高风险的艺术品市场避假买真使投资增值?

对于这种情况,吕立新还进行了类推:上世纪的近100年,中国画坛可谓风云际会群星璀璨,出现了多位艺术巨匠,从齐白石、黄宾虹、徐悲鸿、林风眠,到后来的李可染、李苦禅、王雪涛等,他们的艺术成就足可与历史上任何艺术巅峰时期比肩。但上世纪又是中国历史上最为动荡的100年,在战争等非常环境下,艺术家们颠沛流离,作品极难保存,传世量自然很少。

开一代新风的徐悲鸿,包括他在国外留学时画的近1000张素描在内,存世作品不到3000件,其中的1282件保存于北京徐悲鸿纪念馆,散落在民间可以流通的作品不足1000件;中国画大师潘天寿,仅有800幅左右作品传世,其中大部分也藏于杭州潘天寿纪念馆;山水画大师李可染自称“废画三千”,但他存世的作品还不到3000件,其中大部分也捐给了国家;李苦禅大师的作品也在2000幅左右;津派大画家陈少梅的传世作品不足400件,林风眠大师的就更少了。

从这些大师作品的存世数量,再看看在各大拍卖会、画廊、艺术博览会上出现的所谓大师作品数量,就可以想象打着他们名头的赝品伪作,是一个多么惊人的数字。

范曾因为作品价高量多被人戏称为“印钞机”,最近的拍品成交价总额有2亿元之多。而他则为自己的爆料作了解释。“很多人认为我是个画家,但我画画的时间大概是我读书时间的1/10。”他说他每天早晨5点起来读书,吃完早饭最多画1个小时的画,然后不是论道就是写作,晚上还常常作诗。范曾说,“现在市面上‘范曾’的画有500万张,其实我每年也就画250张左右的画,照此计算,500万张我要画两万年,所以市场上99.9%的‘范曾’的画都是假的。”

2001年,吕立新揣着7万元,跑到安徽合肥,从一个朋友手中,买了十几张当代画家的作品,从此开启了自己的艺术品收藏投资之路。10年过去,吕立新已成为著名的艺术品品鉴和投资专家,他将自己的艺术品投资经验写在了新作《跟着吕立新去买画》中。这本近期大卖的书是国内第一本论述艺术品投资收藏的专著,其中也谈到了很多艺术品作伪和买家上当受骗的故事。

“中国艺术品市场,从1992年在北京举办的第一场艺术品拍卖会算起,到今年正好20年。20年我们走过的路非常快,成绩是巨大的,但也因为发展太快,带来了许多问题,其中赝品横行是最明显的一个问题。包括去拍卖会,逛画廊和艺术品博览会,都会看见大量的伪作,即便花大把的钱,甚至几千万上亿元,买回来的也可能全是赝品,这种情况比比皆是。”

采访中,吕立新讲了几个故事。江苏有位做房地产的王总,在商界赫赫有名。几年前,他在朋友的指点下开始买画。为了买一批所谓的名家作品,他还以极低的价格转让了自己的一块黄金地皮。五六年下来,前后投入了3亿多元,算上卖出去的那块地皮的增值,怎么也有七八个亿。2011年,这位王总资金周转困难,便想出让自己手中的藏画,托朋友找到吕立新帮他去看看画。吕立新在王总自建的豪华美术馆看到了这批“近现代名家”,非常悲惨的是没有一张是真迹,其中一幅花260万买的“齐白石”,在潘家园也就卖260元。

“类似这样的事我经常会遇到,常常是乘兴而去,败兴而归。现在,给人看画已经成了我非常犯怵的一件事:看出假画不告诉主人,觉得违背了人家邀你来的美意;告诉他,又实在不忍开这个口伤他的心。”吕立新说,买到假画是几乎所有收藏家都遇到过的事,可以说几乎无一人能幸免。一位在书画市场叱咤风云多年的收藏家,就曾指着一柜子画对他说,这些都是他近几年买的假画。

大师级艺术家的作品因为价高利益大,自然赝品多,或者书画这样的大项做假的也多,别的艺术成就不那么高的艺术家或者艺术品里的小项,情况是否会好些?吕立新表示并非如此。“其实都多,只要是值钱的东西,都有人仿,大批的仿。比如齐白石的多,徐悲鸿的也多,这些大家的都多。就是当代画家仿的人也很多,其实是全面的多。只要有知名度有市场的艺术家,都有人在仿。”而且不管是大项还是小项,包括陶瓷、玉器、古典家具等什么都有人在作伪,只是因为书画是大项,所以看上去赝品更多罢了。

表态
0
0
支持
反对
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