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氏兄弟:颠覆的活力与西方艺术的没落 2012-12-13 09:52:41 来源:art-ba-ba 作者:卡麦隆-亨德森 / 凯瑞译
最近的一篇发表在纽约时报十月五日的文章强调了高兟,高强在当代艺术界的国际影响力。发在作为美国文化晴雨表的纽约时报头版的这篇文章介绍了高氏兄弟的艺术,文章还分析表明人们对架上绘画及青铜雕塑的关注正在转向东方。

高氏兄弟:颠覆的活力与西方艺术的没落

高氏兄弟:颠覆的活力与西方艺术的没落

最近的一篇发表在纽约时报十月五日的文章强调了高兟,高强在当代艺术界的国际影响力。发在作为美国文化晴雨表的纽约时报头版的这篇文章介绍了高氏兄弟的艺术,文章还分析表明人们对架上绘画及青铜雕塑的关注正在转向东方。同样,汇丰银行的领导人迈克尔.乔治也从伦敦迁徙到了香港。许多金融界及艺术界有创造性的领军人物也正在把他们的目光转向亚洲。许多重要的拍卖行如索斯比和佳士德也开始提供多种来自亚洲艺术家的作品,并且,整个销售都在有人出价,在许多地方,比如在香港,他们正在积极招募那些新兴阶层的对亚洲艺术痴迷的人。纽约和伦敦不再能以创造性世界的中心自居。在一定程度上说,像北京、里约热内卢、墨尔本这些城市正在全世界发出关于艺术和设计的海啸。菲利普斯最近的拍卖目录汇集了该拍卖公司即将推出的当代艺术品,这本拍卖目录几乎可以看作亚洲主要艺术家的花名册,而这里所涉及的还不只是在经纪人和拍卖公司里发票和运输单里牵扯的众多数字和价格。

高氏兄弟和他们作为国际艺术偶像的地位证实了这样一个说法:由于国家经济像埃博拉病毒蔓延一样迅速膨胀,对冲基金经理们用“挣来”的钱购买昂贵艺术品,大多数西方艺术家正变得越来越轻浮、粗俗。与达明-赫斯特等艺术家那种缺乏活力的工厂制品似的作品不同,高氏兄弟的作品富有深度和感染力,而这正是大多数西方艺术家的作品中往往缺乏的东西。虽然这可能是陈词滥调,但要创造任何有价值的艺术品,艺术家确实需要巨大的激情和对当下现实的深刻抗争。很多艺术家已经忘记了艺术的本质特征,那就是艺术一定要来源于日常现实生活。与21世纪得意忘形的经济市场相似,艺术家也开始变得慵懒不堪,沦为贪婪的牺牲品。当普瑞特学院的毕业生发热似的工作,大量的作品以空前的数量与规模从艺术家工作室中生产出来,而那些艺术家只需要在给予书面保证支付薪水的支票上签个名字。美国已变得但求安逸。杰夫-昆斯的巨型闪亮动物状气球雕塑除了曾使芝加哥当代艺术博物馆与大都会的雕塑花园熠熠生辉,使数以千计的美国人把他们在facebook上的个人主页图片换成那些巨大不锈钢吹制玩具,并没有任何其它的意义。

冲突与政治的焦点与人性的要素会给观者留下持久的印象。西方艺术界曾经举办过神秘独特的地下展览。 Banksy通过秘密的努力成功的留下了神秘的烙印。然而像高氏兄弟这样的艺术家,他们有时被迫把作品转入地下,却因此呈现了真诚的表达及颠覆性。而正是这种经验确定了艺术家的品性。中国的艺术保持了它自身的锋刃般的尖锐,如同大众的武器。它体现了来自中国十亿人的不满、愤怒、爱国心及快乐。不是充当路易威登的下一个皮革图案的设计师,中国艺术家在创造具有明确目性的作品。这种客体与经验之间的迷人的关系依然在最大程度上统治着中国。值得欣慰的是,即使像高氏兄弟这样社会意识清醒的艺术家也未能免于批评,很多新兴阶层的艺术精锐反对高氏兄弟的艺术表现过于公开,认为高氏兄弟尚缺表达社会真实脉搏的能力。来自这方面的批评与循环对于进步也是必要的。

可望美国当前的社会思潮将让真正的艺术成为主流,将清理画廊的墙壁上那些炫耀卖弄的东西。至于现在,西方将在博物馆的长椅上继续观望。

【相关阅读】

政治的寓意与象征——高氏兄弟的艺术逻辑

高氏兄弟:被迫反抗的艺术

 


【编辑:文凌佳】

表态
0
0
支持
反对
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