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鹏:做一个自由自在的手艺人 2012-12-13 11:19:57 来源:信息时报
一直做陶艺的曾鹏在陶艺界相当出名,早在上世纪八十年代,就曾在中国美术馆举办了个人陶艺作品展。他出身于陶艺世家,父亲是中国现代工艺大师曾良先生,从小耳濡目染的曾鹏,更被大学的老师称为“为陶而生的人”。

陶艺是我的心头好,心里很喜欢

记者:您父亲曾良先生对你从事陶艺创作有影响吗?

曾鹏:他不一定是有意识培养我,但他提供了一个环境给我。当时他们作为文艺工作者,和阿鱼的爸爸(谭畅)一起,从广州调到石湾,去保护和开发民间艺术,所以,我从小就受他们的影响。我读大学也是学陶瓷。陶艺是我的心头好,心里很喜欢,也是我的唯一出路,没地方去,找不到饭吃,只能做这个。

记者:是什么让您一直生活在佛山进行创作?

曾鹏:这也是一个生存机会。我能够做这样的东西,那边有土壤,有气候,有生产条件,而且我对它很熟悉。我没有东跑西跑这个能力。

记者:大家说起您的院落、茶、古琴、卧在池边的狗都很向往,您自己也乐在其中吧?

曾鹏:我很享受现在的生活。我觉得我母亲对我影响很大,她性格中最大的特点就是人不要贪。对生存你不要贪,能活多久活多久;对财物不要贪,属于你的就是属于你的;对吃的也不要贪。没有贪念,人就过得很自在,在你的能力范围里,能做多少做多少。慢慢做下来,品味起来,就能感受到一种享受,而不是压力、内敛、自卑,就是享受,实实在在的享受。

记者:小时候接触陶艺,长大学陶艺,然后做陶艺,您也就顺应了自己的人生经历,安心做陶艺?

曾鹏:很多东西好像是天生的,天然的。我大学老师就评价我,曾鹏就是为陶而生的。

我发现,这种手头功夫会变成一种享受

我觉得做一个民间艺人很享受,自食其力,所以我也完全不受时尚的牵引。我也不受名誉上的压力,不以大艺术家自居,所以享受一种自由,一种没有被缚的生活。——曾鹏

记者:您大概从什么时候开始慢慢去享受生活。

曾鹏:很早。我很早就离开了国营工厂。我1982年大学毕业,进国营单位做设计师,当时的岗位非常好,谁都进不去,但1988年我决定离开那里。当时,我的母亲很沮丧,她说这么好的工作单位还要离开。当时刚出来的时候的确很艰难,一点钱也没有,也没有房子,自己就东躲西躲,后来干了半年,发现自己有点能力,把厂也建起来了,有了一点自信,然后结合市场,慢慢做下来,巩固下来,有了自己的团队。

再后来,做得越来越大,团队中有人就想要做成李嘉诚那样,我觉得我没有能力做那样的工作,所以又退出,再重新做自己想做的事情。

记者:当时为什么离开国营工厂?

曾鹏:在国营厂感到很压抑。当时我工作很努力,但身边不少同事在看报纸,因为在那样的单位一两个星期出一个新样品就够了。当时,我没有像别人一样看报纸,我觉得那样就荒废了自己。别人可能需要看报纸,但我需要工作。

当时的工作,对我是一个很大的训练,尽快熟悉制陶,进入角色,在很短的时间里做东西。当时思维很活跃,想了很多,马上实施,实施过程中(烧的过程中)再发现自己有什么缺点,第二天马上改进。所以在一年里,我就能完成熟练的操作。

当时很多人在看报纸的时候不理解我,以为我想要做点什么官。其实我一点野心都没有,我的野心就是,人必须要有一个本事,手头上的功夫一定要过硬,否则你到哪个岗位都会吃亏。我就怀着这种理念去做事情,但做着做着,我慢慢发现,这种手头上的功夫不再是吃不吃亏的问题,而变成一种享受,我想做什么都行,多享受啊,享受发现和创造的乐趣。

记者:创造的确会给人带来很大的快乐。

曾鹏:后来我也参与了一些家具设计,也很享受,发现原来这么过瘾——一些烂木头马上变成了一些很有用的家具,卖得也很贵。当时,我把拆了旧船剩下了的木头用来做家具,这些烂木头最有用的拿去了做模具机械,最没用的就拿去当柴烧。我把最烂的木头拿回去,做成了家具,还受到了很多人追捧。但没得追,烂木头只有一件,大家就只能等。

记者:您喜欢什么样的工作状态?

曾鹏:我很享受一种没有压力的运作,不需要大生产,大投入,就守着手艺人的本分,做一点算一点。今天,世界各地有我们七八个专卖店,就足够了,我们也没什么压力,大家都做得很轻松。

记者:您喜欢做一个单纯的手艺人?

曾鹏:我觉得做一个民间艺人很享受,自食其力,所以我也完全不受时尚的牵引。时尚对我来说,没什么很大干扰,我可以理它也可以不理它。我也不受名誉上的压力,不以大艺术家自居,所以享受一种自由,一种没有被缚的生活。很多人觉得做艺术家好像要很有社会责任感,我觉得也没必要。只是为了生存,揾食嗟,所以我觉得很享受。

表态
0
0
支持
反对
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