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独立设置的艺术高职基本上是在原艺术中专的基础上升格组建的,规模较小,发展面临诸多问题。在教育部100所国家示范性高职院校中,没有一所是艺术高职院校。面对新形势,艺术高职如何组织、协调各种教育资源,形成与区域经济文化发展良性互动运行模式,实现科学、高效运转,对推进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具有重要意义。
当前,艺术高职院校在走品牌发展之路方面主要有以下几种模式:一是院团结合,其特点是学院与行业结合,为行业培养人才;行业成为“婆家”,直接参与人才培养过程,择优录用毕业生和提供实习实训场所。“院团结合”还表现为专业教学由学院和剧团共同负责,文化教学由学院负责。
其二是校企(院团)合一。为了接通与文化市场的联系,艺术高职院校对内设立了艺术实践部,对外或设立演出公司,或设立艺术团。通过演出公司或艺术团,架起一座学院通向文化市场的桥梁,实现产学研的有效结合。通过这一桥梁,毕业生实现了零距离就业,学院的各种艺术实践活动也可以直接进入演出市场。
其三是合作办学。主要有校企合作模式、校政合作模式、校际合作模式与中外合作模式等。校政合作模式,如湖南艺术职业学院与桑植县合作举办了桑植民歌传承班,为桑植民歌培养了传承人。校际合作模式的成功案例如:经湖南省政府批准,湖南艺术职业学院分别在衡阳艺校、邵阳艺校挂牌设立第一、第二附属艺术学校,两校可以附属艺术学校名义对外招收中等层次学历学生,可以作为湖南艺术职业学院五年制专科三二分段教育形式的挂靠学校,形成办学优势和办学特色。
其四是成立艺术职教集团。通过集团化办学形式,完成校企资源存量的优化组合,实现高职规模化、集团化发展。当前已有湖南艺术职业学院牵头组建的湖南演艺职业教育集团、云南文化艺术职业学院牵头组建的职业教育集团。
其五是艺术职教超市。借助区域内领先的学科专业优势,构建更为个性化的艺术高职“超市”平台,建立学历教育、成人非学历教育、普及艺术教育、短期培训等多种人才培养方式及剧(节)目开发、知识产权转让、技能鉴定、咨询、合作等多层次、多类型、多规格分类办学行为,提供选择性强、功能齐备的服务菜单,满足社会和个人需求,从而增强艺术高职办学辐射功能。
当前,艺术高职院校的品牌化发展还面临着不少挑战。首先是宏观管理体制。在招生制度上,首批录取的是提前招收的院校,依次是一本院校、二本院校、三本院校、普通专科,然后才轮到艺术高职学院,艺术职业院校招生质量逐年下降。因此,在艺术高职改革和创新中,体制性障碍是最主要的掣肘,体制创新是关键所在。湖南艺术职业学院着眼区域经济结构布局和发展需求,积极向省教育厅争取,在招生制度上取得了大的突破。戏剧表演、音乐表演、舞蹈表演、环境艺术设计、酒店管理等专业取得了单独招生资格,招收湖南本省当年的高考生,自主择优选拔所需人才。
二是投入机制不完善,办学空间需要拓展。因此,要争取公共财政加大对艺术高职教育的投入,发挥社会力量办学的作用,为社会各方投资办学提供有效的政策支持和畅通的渠道保证。湖南艺术职业学院在长沙征地476亩建设新校区,为解决资金问题,该院与湖南省财信房地产开发公司实行战略合作,按公司化运作模式组建湖南财信文化发展有限公司,目前该公司为该院筹措建设资金3亿元。此外,艺术高职院校自身也要强化经营意识,积极改变规模小、效益低、资源分散、竞争力弱的局面,通过空间拓展和资源重组,盘活现有教育资产,进行规模化、集团化、集约化、集成化经营。
艺术高职教育面临重大的发展机遇,教育管理者应该顺应经济和文化的发展需要,以市场为主导,合理进行职业教育资源统筹和配置。要根据社会的实际需要,合理调整专业设置、拓宽专业面,在巩固和提高基础学科、精办长线专业的基础上,大力发展新兴学科和特色专业,增强学校内在办学活力。要建立开放、多元、立体的办学模式,丰富办学层次、调整办学结构,积极发展多种人才培养方式,满足事业发展对文化人才的多元化需求。要与社会劳动和生产实践相结合,实行灵活多样的人才培养模式,要实行学分制和弹性学制。要通过允许学生依据实际需要工学交替,适当延长学习期限或分阶段完成学业来达到学制柔性化。要紧紧抓住培养、吸引、用好人才三个环节,以培养学科带头人和骨干教师为重点,通过单位聘用制、项目聘用制、外聘制、兼职制等更灵活的用人机制,吸纳国内外人才资源,尤其要重视在国内引进专业上有建树的知名艺术家、学者、专家为我所用,全面促进办学层次和水平的大幅提升。
【相关阅读】
【编辑:文凌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