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场之于艺术,究竟是什么?
12月14日下午,《画廊》杂志举办了一场题为“市场就是力量”的论坛,探讨艺术市场现状。其中1992年广州双年展成为众人讨论的焦点。美术史里,把1992年广州双年展作为拉开中国艺术走向市场的序幕,这是中国第一个双年展,在随后20年里中国涌现了几十个双年展。
为了回顾此展以及探讨它给艺术市场带来的变化,当年该展的艺术主持吕澎与《画廊》副主编胡震进行了一场深入对话。
意义:提出了艺术和市场的关系
1992年10月,“广州首届90年代艺术双年展”在广州中央大酒店展览中心开幕,主办者以建立中国的艺术市场为宗旨,调动国内企业投资,开创了举办艺术展览的新模式。从那时起,吕澎从一个单纯的艺术工作者,进入到了艺术市场的操作当中。
“这个展览至今已经过去20周年仍为人津津乐道,它究竟意义何在?”胡震开门见山地问吕澎。吕澎认为,它在学术上的重要意义就是对最近20年当代艺术的理解。“同时探讨艺术和市场究竟是一个什么样的关系?是一个简单的买卖关系,还是一个新的体制或是一种转型以及是一种新的艺术生态发生变化的问题。”
缘起:对制度的思考
胡震好奇,吕澎当年提出展览引入市场机制时,特别提到包括艺术家、画廊老板、艺术批评家、美术馆馆长以及收藏家各方力量的联动。“提出这个想法是基于什么原因?”
吕澎表示,源于他对市场的思考以及西方经验的启示。由于他大学读的是经济史,这种教育背景导致他对经济有很深的思考。“当初已经谈到了法律、税收、媒体等一系列与市场有关的问题,我之所以提出来,一是80年代已经步入了社会主义商品时期。如果没有一系列制度性的建设和保障,那么一个新的适应现当代艺术发展的生态是不可能建立起来的。所以那时关于法律和制度的问题一方面是来自于书本,另一方面就是来自于西方的经验。”
现状:艺术家难以自我凸显
在胡震看来,1992双年展虽然招致了一些非议,但它最后被历史认同,其中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通过这次的市场行为,双年展推出一批中国当代艺术的重要艺术家。另一方面它建立一套规则,尽可能地通过展览以及各个方面的工作去提醒大家对艺术机制的重视。
吕澎赞同“一个展览要有好的学术成果并推出有质量的艺术家”这种说法。他说,“那个时代背景下很多艺术家本来没机会做展览,所以当他们的作品在此出现时人们耳目一新,所以那时确实凸现很多优秀艺术家。但今天,一个艺术家想要登上公众平台并不是很困难的事情,困难的是在这样一个自由并且材料方法多样的环境中,怎样才能呈现出更加具有价值的艺术品?在现今艺术生态背景非常自由的情况下,有大量的艺术家从事创作,要自我凸显比当年困难。”
胡震最后问到,该如何建立良好的当代艺术生态环境?吕澎认为,要从制度着手。“因为它总是体现在行业的一些规矩上,比如画廊与拍卖行的关系、博览会与艺术家的关系、税收制度,比如前一段时间涉及到的税务风波,那么这个税收制度究竟是要还是不要或者怎么要?在什么样的情况下既能保证国家的税收又符合艺术的发展等问题。不过我觉得目前比较缺乏的可能还是在支持新艺术方面。”
【相关阅读】
【编辑:文凌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