丁乙
丁乙没有专门的书房,要用的书都是随意堆在桌上
丁乙也淘书,以淘旧书居多,往往和逛古董市场一起进行,因为古董器具和日用品也是他的兴趣所在。每次去巴黎和布鲁塞尔,他都会去好几家当地的古董市场,去得多了,已经熟门熟路,知道在哪几家必能找到好东西。
上世纪80年代初,丁乙还在上海市工艺美术学校读书,那个书籍匮乏、艺术书籍尤为匮乏的时期,也是阅读对他产生最重要影响的时期。
1982年,丁乙买过一本1979年出版的赫伯特.里德著的《现代绘画简史》,那时候没有其他的西方艺术史论可读,这本梳理了从后印象派到20世纪60年代艺术脉络的小书,成了艺术系学生了解现代绘画的唯一窗口。“书里的图片都是很小的黑白图片,只能看个结构,我们都是从揣摩这些小图片开始走上艺术道路的。” 同一年,丁乙还托在日本工作的亲戚寄回一本巴黎画派郁特里罗(Maurice Utrillo)的画册,价格相当于当时普通工人好几个月的工资。郁特里罗专画没有太阳的巴黎,画里的情绪让他觉得很像80年代的上海,“工业化,没有什么色彩”。丁乙最初是在当时的老师那里看到几本郁特里罗的画册,一直想借,却不敢开口。“有一次总算开了口,说老师我想借这本画册看。实际上我是想带回去临摹。老师说,行啊,那就借给你一个晚上,于是我一晚上没睡觉,临摹了三四幅。”丁乙说,他对现代主义绘画技巧的掌握,就是从郁特里罗入门的。如今,书对丁乙来说已经不算特别珍贵的东西,他没有藏书的爱好,没有专门的书房,平时要用的书都堆在工作室。即使是看起来很稀罕的旧书,他也并不给予特殊优待,只是与其他纸品一起放在抽屉里。学生来找他讨论毕业设计,提到某个案例,他会让学生把相关的书带回去看;有些朋友借了书不还,他要不是忘记了,就是也懒得去要回。他位于M50的两间工作室最主要还是画室,小一些的是冬夏季的画室,因为屋顶密封性比较好,空调也强劲;如果要画大幅作品,他就去一旁的大画室。小画室同时也是会客室,墙上挂着他自己的作品,书柜、桌椅都明显带有上世纪30年代的风格,透露出主人的爱好。其中一套沙发和茶几的组合是令丁乙颇为得意的宝贝,两件家具是不同时期的制品,使用不同的木料做成,但是不仅样式相衬,还刻有一模一样的装饰艺术风格(ART DECO)的花纹。它们被丁乙在不同时期、不同地点找到,现在摆在一起看起来好像最初就是一对。
丁乙喜欢的旧书和旧杂志比较难找,不光是因为早些年美术和建筑刊物发行量少,而且他还只对装饰艺术风格情有独钟。有一次在天津的古董市场,他看到一套长达两年打包卖的《科学画报》,其中一本的封面是装饰艺术风格的绘画,画着热气球、飞机和摩天大楼。为了这个封面,他把20多本杂志全买了。
B= 记者 D= 丁乙
B:你通常在实体书店买书还是会去网上购买?
D:我自己还是会去书店。旅行中也买,今年春节的时候去了西西里岛,那里有一个希腊博物馆,展出古希腊的建筑和文物,我就带了展览的画册回来,想仔细研究。有时候在报纸的书评版看到有兴趣的书,就叫学生帮忙在网上买。
B:作为大学教授,你给你的学生推荐什么书?
D:我们寒暑假之前都会给学生开书单,一般是资讯类和艺术史的相关书。尤其是对低年级的学生来说,开阔眼界和理清思路很重要,你得知道你站在什么位置上、如何判断纷繁的艺术世界。最近的书单里有《公共艺术概论》,给还没正式开始专业课的同学了解专业的总体方向。另外,读艺术史也要循序渐进,比如第一次让他们看《西方美术史》、《中国美术史》,再下来就要读《西方现代艺术史》。
B:你对哪些与专业不相关的书感兴趣?
D:上海上世纪30年代的历史。虽然和专业不相关,但是和我的生活环境有关,所以我特别有兴趣。有一段时间我对30年代装饰艺术风格的家具着迷,就买了很多相关的书。
B:在你的系列作品《十示》中,不同时期使用的色彩有明显的变化,这些灵感和阅读有关吗?
D:色彩不需要灵感,变化主要来自于每段时期总体的艺术方向。比如荧光色我画了十一二年,从1999年开始。当时上海刚刚进入明显的快速建设时期,变化非常大,那种兴奋的状态和强烈的感受迫使我寻找新的色彩语言。普通的最亮的颜色还是不够,就选择了荧光色。但是画着画着,到了近几年,兴奋度没有了。一方面是因为人们进入了对城市化的反思阶段,另一方面我也体验够了,而且我创作的时候离作品很近,盯着荧光色两个小时眼睛就花了。所以去年中旬开始,回到以黑白为主的色彩。我所有的创作灵感来自于工作,很少来自于外界的因素。我的工作方法就是不断工作,在工作中产生下一件作品的灵感。我是比较理性的艺术家,每一次创作都相当于画面研究,这一张作品遗留的问题会在下一张作品中解决。
B:你买书的时候在意书的品相吗?
D:我对品相没有太大的要求。有一次在城隍庙的旧书店,看到一本1934年的《现代店铺建筑图集》,要知道1925年左右装饰艺术风格这个流派开始盛行,而1933年我们已经有专业化的装饰艺术风格店铺图片集印刷出版了。碰到这种难得的书,即便品相不好,甚至少几页,我也会买。
B:你想过有一天把你的藏书都整理归类吗?
D:时间和精力都不够,而且我不太有藏书的概念,也不清楚自己到底有多少本书。早期的书都打包堆在大画室里,估计都发霉了。最近我找了一个新的助手,他的办公室主要墙面是书架,我有重复的或者用得不多的书都给他了。之前一个美籍华人朋友要搬家,想把书捐了,问我要不要,我就帮他联系了我们学校的美术学院,最后把他的书搬到了教师休息室,我想还是给相对需要的机构吧。
【相关阅读】
【编辑:李洪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