县级美术馆,激活乡土的一种可能 2012-12-20 14:42:10 来源:艺术国际博客 作者:徐家玲
思考“艺术与乡土”让我产生了在现有条件下推动县级美术馆建设的想法。虽然,时下美术馆的建设在各地开花,但我的思考和角度依然略有不同。这个想法之初,是因为我一次回乡看到一些画家的作品,虽然没有家学也没有入过学院,但是几十年来勤勤恳恳依然达到了一定水准。

思考“艺术与乡土”让我产生了在现有条件下推动县级美术馆建设的想法。虽然,时下美术馆的建设在各地开花,但我的思考和角度依然略有不同。

这个想法之初,是因为我一次回乡看到一些画家的作品,虽然没有家学也没有入过学院,但是几十年来勤勤恳恳依然达到了一定水准,当时,我便觉得很可惜,因为我知道,如果没有人或机构收藏他们的作品,再过数十年就看不到了。这是我想推动县级美术馆建设的初衷。

中国地大物博,每一个地域都有自己的文化传承,然而在土改、文革之后乡土文化也惨遭断裂,今天在信息爆炸和文化管制的双重作用下又面临同一化的危险,乡土文化土壤的丰富性如何保留与沉淀成为当今乡土文化建设的一大问题。

传统的乡土文化依靠家族和乡绅得以保留和传承,而今天这些早已荡然无存,重建亦几无可能,然而如果我们尚要思考当代文化的建设性问题,那么只能是在今天全新的语境,建设一个符合现代文明国家的现代文化制度。美术馆,本身是现代文明的产物,美术馆的作用不仅仅是展览陈列艺术家的作品,它应该是一个艺术博物馆,以收藏和公共艺术教育为核心。在一个文化体制健全和文化发达的国度,美术馆也不应该是垄断型的大城市的大美术馆,它应该有无数小美术馆散布于市井乡间,服务于当地,沉淀和推动当地文化发展。如果每一个小型的美术馆足够完善,那么我们一定会惊讶于地域文化的丰富,各地艺术作品的别开生面。

每个地域的文化都应该作为文化丰富性的一元被公证的保留下来,但是我们目前的社会似乎没有这样的意识,也不能为此创造出足够的条件。县级美术馆的建设,作为乡土建设的一环,收藏当地艺术家的作品,在某种程度上有点类似传统社会里的先贤祠功能,对后世起着教化意义,但更为重要的是,美术馆可以激活一个地域的文化,成为衔接各地文化艺术的纽带,激活乡土文化,同时美育是塑造一个健康个人的重要一环,公共美术教育亦是推动公民建设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故而,对于转型期的中国建设基层文化的需要,美术馆也是必要的。

近年来,故乡沦陷之话题不绝于耳,从基层走出的大学生艰难考入“北上广”又因压力和社会资源的不对等逃离“北上广”返回家乡,然而,待到他们返回家乡之时,却苦于没有合适的机构接纳他们又被迫漂泊他乡。如果我们将基层的文化设施做好,乡土建设必然吸纳众多人才返回乡土实践家乡建设,而不至于他们的才智在机会和生活成本不均等的大城市白白浪费。县级美术馆及其相关基层文化建设必将解决很大一部分就业问题,这显然是当下中国社会转型的需求之一。

比起成千上万的艺术家群居于北京梦想成为艺术市场的淘金者,不如利用自己在北京积累的资源反哺家乡,凭一己之力和所学专业知识做起一个县的美术馆,进行身体力行的家乡建设,如果有五十个有能力有心的艺术家这样去进行实践,再在此基础上进行必要的联动,促进馆藏和推动公共艺术教育,那么中国的基层文化就会有活力,就有改观的可能。

县级美术馆,不是要推广一场当代艺术的乡土运动,更不是地产项目的变相噱头,它需要的是每一个有心有力去实践的人回归乡土,建设乡土,朴实的做好自己家乡的文化建设。但是我们也深知,目前,许多事情我们不能指望一个公信力俱全的政府,只能寄望一些地产开发,因为就我个人接触到的官员和当地画家而言,他们最关心的是美术馆如何盈利,我也设想可以通过艺术培训和房产开发带动美术馆的方式进行推动,就当下的条件而言,民间财富或被榨取或被转移,没有足够的民间资本支持社会各项的基金会,企业也没有足够的文化认知,也许只能如此。

或许,每一个经受现代艺术教育的文化人都应该成为一个文化说客,对自己能接触到的基层官员和企业家进行游说,只有每一个人,尤其是从基层走出来的人,去关心乡土建设,关心自己的家乡,中国基层的问题才不至于在发展的过程中一筹莫展。

中国,巨大的贫富差距不仅仅体现在物质层面,经过三十年来中国经济的迅速发展,中国的贫富差距亦体现在文化层面、精神层面。三十年来,中国的乡土基层并没有得到文化层面的及时反哺,乡土基层文化和一线城市文化之间的差距几乎是整三十年的差距。三十年来一线城市的文化艺术享受了改革开放以来的政策便利得到比较充分的发展,而三十年来中国的乡土基层文化几乎一成不变。教育资源和文化资源的不均衡是今天中国社会进步面临的一大困局。因此,新乡土建设才变得紧要和迫切。

中国乡土经历过土改之后传统乡土文化的根基已经被彻底颠覆和摧毁,而“平坟”和“破四旧”等运动也颠覆了中国社会的基本道统,上世纪九十年代初兴起的打工浪潮和近十年的拆迁征地又使乡土出于反复和动荡,半个多世纪以来,中国乡土社会既没有得到恢复和休整,中国传统道统中建立起来的拥有千年根基的不朽性也被毁之殆尽。这是我们身处的困境,是我们面临的问题,它不仅仅是物质属性的消失,更重要的是我们深刻的精神危机。

今天的中国,几乎每一寸土地都是动荡的,一切事物都没有坚不可摧可言,想要在这样的境遇重提不朽的建设,委实不易。但是,一片没有不朽可言的土地绝不可能滋养任何一个长久的事物。一个没有怀揣“不朽”理想的土里也不值得人去依赖和爱,传统社会的“不朽”已经瓦解,所以在今天自杀率上升之快令人吃惊。没有不朽,就不存在精神的归宿与寄托,没有精神的寄托和归宿,没有最后的终极仲裁,自杀和犯罪也就不存在根本道德可言。而美术馆,博物馆以及传统社会的宗祠、牌坊、碑刻都力图建立这样的不朽,将我们认为有永恒价值的事物镌刻在后人对历史和文化的认知中,而美术馆,博物馆推动的正是我们社会今天应该建立的新道统。

在现实的语境中,我深知实践起来没有如此轻巧,也绝非一纸空文可以解决问题,但尚有有心人一起身体力行的实践,在力所能及的范围内进行乡土的反哺和家乡建设,把文化产物沉淀下来,而不是变幻莫测的动荡的拆迁,扫荡和根除,这个国家才谈得上发展和希望的可能。而将自身的知识,传递回乡土,通过诸如美术馆的建设和其公共教育的功能,才能促进知识的有效平等,唯有如此,社会的平等也才有了可能。

【相关阅读】

中国当代艺术引发英伦上空的遐想

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探索实施退出机制

 


【编辑:赵丹】

表态
0
0
支持
反对
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