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 5 月 27 日,周春芽的一条微博引起了网友的注意,“从昔日上海第一高峰到刀光剑影小刀会、从弯弯九曲桥到听涛阁大假山玉玲珑,四百年历史一笔挥过闭关开始。”艺术家宣称“闭关”,往往预示着新作品创作的开始。
许多人猜测着新作的主题,却不知那条微博其实已道出了秘密——继太湖石、绿狗、桃花等系列作品后,周春芽“一笔挥过”的便是包含《卷雨楼》、《大假山》、《无名石》、《玉玲珑》、《九曲桥》等五幅作品的“豫园”系列。近日,“周春芽新作展”在位于嘉定马陆镇的“周春芽艺术研究院”开幕。
隐藏的暴力
身居成都和上海两地的周春芽总开玩笑说自己是“半个上海人”,而豫园这一建于明朝的私人花园则是他认为最能代表上海传统景观的地方。400 年前上海的最高峰“大假山”、跻身“江南三大名石”的“玉玲珑”、作为 1853 年小刀会起义指挥所的“点春堂”都令周春芽着迷。两年前,他就想好要画豫园,于是三天两头跑去喝茶、拍照,相机里留下阴晴早晚不同状态下的豫园。今年五月末,他回到成都蓝顶工作室闭关作画,“其实感情上应该在上海画,但那时正逢女儿生孩子,只好回家陪她。”
周春芽认为,园林是将风景艺术化的人造风景,而艺术家在此基础上进行的再创造,能产生有别于真实风景的美感。他的“再创造”包含色彩、笔法、对意象的解读,皆融合了他个人的审美趣味。正如天安时间当代艺术中心总监翁菱评论的那样,“新作虽然延续了周春芽以往的艺术创作手法,但突破了既定的符号化的当代艺术法则。”
周春芽对色彩的运用向来为人称道,也是最能体现他个人风格的元素之一。他曾说,“我所有的哲学都蕴藏在色彩里面。”“豫园”系列的主色调为紫色,与用来表现泥石、土木的褐色形成对比。就在众人纷纷猜测周春芽此次的用意时,他轻描淡写地说,这并非刻意为之——“用色彩学理论来说,紫色是橙黄色/褐色的对比色。如果亮部是褐色,那么暗部一定是紫色。”不过,从 80 年代早期作品《藏族新一代》起,周春芽对褐色的热爱一直没有变。他给女儿起名周褐褐,可见一斑。
新作发布现场,包括策展人顾振清在内的许多评论家都认为《玉玲珑》是“豫园”系列最好的作品。它很容易让人联想到周春芽早期的“太湖石”系列,其血色滴淋的色彩和隐晦的暴力感令当时的评论界一片哗然。往后,《绿狗》、《桃花》和《红人》也都带有某种程度的暴力和性意味。与之相比,“豫园”系列的色情和暴力元素似乎明显削弱了。“其实是更隐藏了。”周春芽回应道,“豫园以前是充满政治斗争的地方,小刀会起义在那里发生,充满各种阴谋和阳谋。虽然我没有画点春堂,但其他景点也会让人联想到上海的那段历史。”另外,1949 年以前豫园还曾是上海高档艺术品交易的场所,“充满交易、金钱、斗争和欺骗。”但周春芽强调,他并不是要把观者的眼光引向政治,而是引向艺术。“艺术家生活在社会里,有各自的政治看法。不同于政治艺术家,我的艺术会与政治保持一点距离,我认为这样能体现我的个性和独立。”
对自己的作品都很满意,那是很危险的
在周春芽心里,有一种或许很多艺术家共有的矛盾:“每次创作新的题材前,内心都很激动,充满力量,但一画完就感到心情沉重,十分忐忑。”他明确对记者坦白,对“豫园”系列“特别不满意、特别后悔”,因为“相比以前的作品太拘谨,还可以放得更开,分寸特别难把握。”他还提到,在创作新画时,蓝顶的其他年轻艺术家串门时会对他说,“周老师,你最近的心态似乎有点静。”
比起《玉玲珑》,周春芽自己最喜欢的反而是《无名石》和《卷玉楼》,“由于是后画的,用笔比较活、比较奔放。”但他同时又说,“后悔是非常重要的。如果一个艺术家对自己的每幅作品都很满意,那是很危险的。”
相比绿狗和桃花,“豫园”系列回归了相对传统的题材,画风更写实——这或许是造成周春芽自认为“笔法拘谨”的原因之一。策展人顾振清直接把它定性为“新写实主义”,认为这是周春芽“踩地气的一种表现”。“他坚持自己的笔法,用来表达写实的对象,挑战非常大。但同时作品表现更深入,与传统文化的意境进行了有效的转换和活化。”而采访时,周春芽对记者实话实说,顾振清私底下其实是对他有所担心的——毕竟,像周春芽这样已形成鲜明风格的画家,再回到传统题材上是比较冒险的,“如果做不好,会让人觉得这个艺术家在走回头路。”
周春芽回应道,“所谓中国画艺术家,其实很多人都在画传统题材。传统是相对容易的,你只要去模仿以前大师的画作就行,但没什么创新。虽然我画的是中国的传统景点,但我的用笔不是传统的。”这也是大多数评论家的共识。周春芽作品中西方表现主义和中国传统文化的融会贯通、个人情感与“书写”质感的有机结合在当代艺术界可谓独树一帜。香港艺术家林霄认为,西画的抽象本质是色彩的艺术,中画的抽象本质是笔法的艺术。二者皆可独立地成为绘画的主体,而且二者在中西绘画史上皆发展到了最高的境界。“周春芽用中国式的笔法表现西洋油画的色彩。到目前为止,我还没有看到哪一位当代艺术家将二者融合得这么成功过。”
周春芽是改革开放后最早一批去西方留学的艺术家之一,受新表现主义的影响很深,德国画家基弗尔、巴塞列茨、蓬克等都曾是他模仿的对象。而当他从卡塞尔回来时,一大批艺术家开始往国外走,他却开始关注中国的传统艺术和美学思想,他从未彻底将西方美学本我化,他的骨子里仍然是中国传统的审美趣味。由此,他的艺术之路与当代主流艺术家似乎是错位的,但也成就了他的独特性。“很多东西是轮回的,当你身在其中是体会不到的——比如中国的传统文化。当你出国以后,会发现原有的文化方式是很有意思的,也是正确的。所以文化需要交流,对西方艺术家也是如此。”
作为当前拍卖成交率高达 91% 的艺术家,周春芽坦言不知市场对新题材的接受度有多少,“但我更看重同行对我的评价,我很尊重顾振清对我说的真话。艺术家不能一直画习惯的东西,还是要画一些自己不习惯、但有探索性质的东西,哪怕失败了也无所谓,它们对以后的创作会提供一些经验。艺术家就是要勇于去犯错误,因为有些错误刚好就是你的个性。”
【相关阅读】
【编辑:李洪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