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品图片
20世纪在中国画坛上出现的诸多现象中,王振福的太行红山水画尤其令人印象深刻,而且,以不断深化的内涵和不断丰富的笔墨给中国画这一古老的艺术形式注入新鲜血液。十分明显,他的山水是传统的,同时他的山水是崭新的。在中国绘画坚实厚重的传统覆盖下,王振福的太行山红山水以其全新的色彩,全新的样式,全新的技法亮相。
他的太行红山水在当代中国画坛独树一帜。他一改中国画的青绿,浅绛,水墨和金碧的色彩,以火热的红色昭示一个崭新的时代的到来和一个崭新绘画形式的诞生 。他选择了火红,就是选择了我们这个时代的真情,激情和热情。他选择了阳光,热烈和灿烂。
王振福出生在太行山,他十岁离开太行老家到京,长大后多次回到故里,他所感受的是夏季骄阳似火,冬天满眼的黄沙,裸露的山梁。在冬季大风中回乡看爷爷奶奶,背着沉重的粮食袋逆风奔走在狂风之中,带着小妹妹差一点冻死在回家的路上……。这些看似不很美的景象,随着他半生四十年,年年的往返,随着他逐渐地和太行山人的亲密接触,感受到太行山人的热情、质朴和单纯,如同这片高山,崇高又细腻,热情、粗犷而周到。他听到祖辈父辈关于抗日英雄们浴血奋战在太行山上的故事,他被这里的山所震撼,被这里的人所感动,无数个彻夜难眠的夜晚,他反反复复思考着一个问题,太行山人心中的太行山是用烈士的鲜血染成的,是一座励志的山,崇高的山,希望的山,火红的山,阳光灿烂的山。王振福决心把这一座座山画出来。于是,一个叛逆的思绪诞生了,他要突破中国画的传统领域,再建一种格局,去承载他的创造。
《太行皴》的颜色构成是红与黑
中国的传统绘画,大多数是以墨为骨,再淡淡地敷以或青绿或浅赭等以中国画命名的不很鲜明的中性颜料。中国美学讲究含蓄,推崇以淡见真的审美原则,所反映的境界,是一种恬淡和虚无,青烟和薄雾,追求的是一种含蓄的美。
王振福以浓重的大红、曙红为底色,一改传统以墨为骨的绘画程序,以坚实的笔墨在底色上画出山的骨骼,完全不是传统的斧劈皴,披麻皴,而是自己独创的《太行皴》。自从八十年代中国道教理事震阳子传给他《太极神笔》,他天天研究怎样使用这支笔创造出一种皴法。自古以来,就没有一个人,不按着祖宗的程序,不遵循传统的法则可以成功的。
中国传统山水,有树木、山石、云水、舟楫、人物诸多学科。每幅山水,都不能离开这些学科。王振福的山水,红山、红石 ,红与黑而不单调,纯粹不再繁琐。他的这种纯粹是提炼后的精到,是概括后的简约。他用石的坚实,山的挺拔,刻画出岁月的痕迹。
中国哲学主张萧散,松散,散漫的处世原则,传统笔墨讲究松散的章法,宽松地用毛笔,主张执笔无定法,强调无可无不可的哲学和似与不似的绘画理念。王振福的笔墨是坚实的一种。他以直线刻镂般地写在纸上,具体、鲜明、沉着。王振福的山是金属浇铸般的坚实,是钢铁锻造般的柔韧,是像太行山花岗石样的牢固,这是新生活给予他的胆量,是他超人的智慧赋予了想象的翅膀。
王振福山水,是一个时代的感觉。一代人思想的清晰,思路的敏捷,是前途的分明,是道路的畅通,更是胸怀的开阔。这才是画家面临一个崭新境界的应有状态。多次的写生,考察和无数次对太行山的解析和品读,眼前的太行山,凝成心中的意象。他攀登在高山之巅,俯瞰万象,一览众山小;他站在时代的高处,回顾传统,瞻望未来。他有着前所未有的欣喜和激动,有着与众不同的规划和筹谋。
走自己的路
在王振福的绘画里,水是这片天地的主人。我们的祖宗早已有言:“道法自然”,“ 天人合一”。在王振福的图画里,一层接一层起伏的山峦,一个又一个淡忘的远古符号,记忆远古,发人深省。
王振福的内心是永无休止的追求。在对知识的饥渴中奔波,在对未知的半饱状态下探求。作为一个画家,思想是他的职业,思考是他的乐趣,思辨是他的叩问。他总是在不停地问自己:你的作品是不是重复了古人,重复了别人,重复了自己?
我们走出来了一个站起来的时代,走出了困境,走出了自己对自己的桎梏,谈何容易,我们走进了快速发展的时代。只有他用自己的绘画作品涂抹出了这个时代的色彩,圈点出了这个时代的主题,回答出了这个时代的艰辛。
他的画启示人们,要生活,就要奔波,就要朝着远处奔,向着高处走去,朝着洒满阳光的地方攀援,向往光明。
王振福的山水是精彩的,耐人寻味的。然而这只是他思想的外延。在这其中,在这背后支撑的是他的心灵,是他的智慧和力量,是他的品质和人格气象。
王振福有着难以置信的经历,也让我们找到了艺术家创造力的源头。他生不逢时,十岁时候面临饥荒 ,逃荒要饭来到北京。文革时期学院不向他开门,在工厂里十年抄写大字报,这是艺术与他的缘。(见他的博客回忆录《长城百鹰图》,那是面对血淋淋的青年时代。) 当一个生命面临被层层围困甚至绞杀--饥饿教会求生不能,围剿迫使他逃亡不成,贫穷叫人思变,无知渴望知识,困境追求美好。
今天,他把每一天过得有声有色。无论是画画,写文章,参加公益活动,还是喝酒谈天,他总能兴高采烈,其乐无穷。他精力充沛,豪情万丈,激情满怀,充满活力。不了解他的人完全不会相信他还是一个画家。离开画室的他不像个画家,他谦虚谨慎,热情豪放,从不吹嘘自己,也不贬低别人。他就是一个普普通通的人,在人群中快乐地生活着,只是比一般人更有魅力,无论是他的仪表,还是他的品格,无论是他的绘画,还是他的思想,无论是他的敬业,还是他的真诚。他牢记中央美院恩师杨澧先生的教悔:以艺术的真诚对待每一个人。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