艺术市场:“柠檬市场”中的例外 2012-12-29 09:28:32 来源:证券日报 作者:徐建雨
“切糕”成为一时风头无两的热词。西北切糕并非只存在于街边巷间,同样存在于艺术圈,只不过售卖切糕者并非强买强卖的五大三粗的汉子那样一眼可认。按照长江商学院教授梅建平的表述,“切糕”主要描述的是一个假冒伪劣产品在市场中卖高价的情况。

“切糕”成为一时风头无两的热词。西北切糕并非只存在于街边巷间,同样存在于艺术圈,只不过售卖切糕者并非强买强卖的五大三粗的汉子那样一眼可认。按照长江商学院教授梅建平的表述,“切糕”主要描述的是一个假冒伪劣产品在市场中卖高价的情况。

切糕在经济学中并不是一个新鲜的领域,2011年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阿克洛夫在40年前提出了信息不对称市场中的价格机制。在这名为“柠檬市场”的市场中,由于信息不对称,产品的卖方对产品拥有比买方更多的信息,劣质产品从而有可能卖出高价。而当消费者发现事实并非如此,而又没有足够的信息让自己对产品质量做出有效判断时,便不愿意出高价,而优质商品也会在这个过程中因为买家不能做出合理的评估,不愿为之出合适的价格而惜售,从而逐渐退出市场。在某些极端的情况下,市场会逐步萎缩或者形成劣币驱逐良币的局面。

之所以称之为“柠檬”,是因为柠檬这个词在美国还表示“次品”的意思。而切糕正是这种柠檬市场中的典型产品。

但是,柠檬市场并不能很好地解释在艺术市场中所发生的一切。艺术市场所发生的是一种次品量价齐升的情况。我们考察一下艺术市场中所发生的情况:显然,由于某类艺术品的供不应求,刺激市场的巨量需求。造假者看到这其中的商机,通过制售假冒伪劣产品来满足市场的需求。然而相比于一般的市场定价原理,有意造假者并不能通过降低价格来赢得市场,这相当于公开承认造假,从而使产品失去价值。另一方面买家对于所售卖的是不是真品有时反而并不十分在意。并且这种炫耀性商品缺乏使用价值,其实质上的真假并不那么重要。事实上,另一方面,大量的市场需求和永远存在的信息不对称决定了任何切糕式的劣质商品总可以以合适的价格脱手。所以,即使买家和卖家之间存在着天然的信息不对称,切糕充斥的艺术市场并没有成为柠檬市场。

这应该说是柠檬市场的特殊情况,即在炫耀性商品和市场需求供给严重失衡的情况下,类似于切糕的劣质产品量价齐升,而优质产品在这个过程中不仅不会退出市场,反而更加坚挺,成为市场的价值符号之一。这便是艺术市场中所发生的事情。例如齐白石、张大千的画作,市场中出现的远远超过艺术家生前创作的,但是这并没有让齐白石和张大千的市场出现任何萎缩。事实上,制假售假屡禁不止,优质产品获得超额溢价。这表示市场参与者并非对切糕的存在视而不见或漠不关心,相反,这样的超额溢价所体现的正是参与者对切糕的回避。

至于这样的结果是如何发生的,谁知道呢。

 


【编辑:宋林林】

表态
0
0
支持
反对
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