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绘画”与这个世界谈一谈,画家刘小东在和田 2013-01-06 16:00:21 来源:南方周末 作者:李宏宇
刘小东比喻红早来两个月。北京今日美术馆为他策划了新的写生项目,地点定在新疆,他首先想到和田的采玉工。2012年6月22日刘小东到达和田,开始为期两个月的新疆写生创作。

图片资料

中巴车从乌鲁木齐机场开进市区,喻红一时感到惊奇。从街景上看,这里与内地城市差别不大,不远处一丛密集高耸的簇新住宅楼很有北京望京地区的风采。她上一次来是26年前了,乌鲁木齐街上还有土房子。那时候她和刘小东还有中央美院的其他同学一起到新疆写生,这一次是2012年8月26日,她来参加丈夫刘小东的新画展开幕。

刘小东比喻红早来两个月。北京今日美术馆为他策划了新的写生项目,地点定在新疆,他首先想到和田的采玉工。2012年6月22日刘小东到达和田,开始为期两个月的新疆写生创作。

第一站去了塔克拉玛干沙漠里的热瓦克佛寺遗址。凭借黄沙中的佛塔残迹已经很难想象佛寺原貌,但它的确是古佛国于阗所剩无几的印记之一。建于2世纪的佛寺荒废于10世纪,那时候信奉伊斯兰教的喀喇汗王朝灭亡了于阗王朝,这场旷日持久的拉锯战,今天的和田人称之为“百年战争”。

这段历史是刘小东到了之后才大致了解的,“我喜欢这种复杂的地点,历史上很纠缠,今天现实里也是复杂的民族关系。”

2012年6月29日他在和田郊外玉龙喀什河的河滩上选景。采玉人的挖掘机已经把河床翻过了不知多少遍,四面都是灰白的鹅卵石,是“财富造成的人为风景”。

他设想以“前后左右”为方向画四幅画。这时候工作团队的成员突然告诉他重大消息:和田飞往乌鲁木齐的飞机遭劫持,6名歹徒被机组和乘客制服,飞机飞回和田机场安全着陆。

画完了,再从模特手里买玉

几公里宽的河床上全是玉石采挖场,选定的写生地点属于旁边村子的村长买买吐尔逊。挖掘机从十多米深的低洼处挖出成堆的鹅卵石,采玉人再用鹤嘴锄从中翻检,寻找和田玉。买买吐尔逊掏出一把玉米粒大小的籽玉,说卖玉全为自己18岁的女儿。她生下来就智障了,大小便失禁,至今每天都要换好几次衣裤。更让刘小东吃惊的是老人会突然从嘴里吐出一块玉来,含在嘴里是“养玉”的一种方法。

内地最早的和田玉制品出土于殷墟妇好墓,距今三千多年。魏晋时汉人服药成风,主要是服五石散,也有服玉屑的,而以和田白玉之屑为上。历代天子玺印重用和田玉,民国南京政府也从和田选玉料制造国玺。

刘小东请了位维族采玉人当模特——他在自家院子里开挖和田玉。他觉得河床上让人挖过无数遍,自家院子可是没别人动过。他说几天前挖到一块鸡蛋大的,卖了两万五。可是这天院子里四五米深的大坑塌方,房子都裂了,顾不上去给画家当模特,赶紧抢修。

一边让刘小东画着,采玉人也一边干活。有天挖到一块玉,自己开价四万五,打电话叫贩子来买。人来了,说给1500元,太少不干;加到3000元,还是不干。谈了一下午,最后4500元出手了。收玉的人看玉,刘小东原想着是抬头对着光看,很帅,有光芒投射的感觉。实际上他们永远低着头,一打眼一上手就知道好坏。

玉石商贩阿不都克里木是个帅气的小伙子,妻子也很漂亮。都很年轻,爱玩,跟画家混得熟了,小夫妻也都同意让他画。刘小东后来才知道这是有点不合“规矩”的:“严格说按照他们的习俗,女人不能出来见别的男人。我们去他家,前两次都挺好,去多了,村里人就议论,说怎么你要当演员啊?叫村里人知道他老婆出来让人画,那没法弄了。所以开始答应,后来又反悔,再后来又答应了。”

两个月时间,刘小东在玉龙喀什河河滩上画了六个人,四幅画。“两个月对我来说挺长的,但对当地人,睡两觉就过去了。我不可能挖掘得很深或很全面,只要一点就够了——你了解不了那么多的。”刘小东告诉记者。

劫机事件之后,和田的气氛变化明显:机场候机楼前围起栏杆,核对机票之后才能进,送人只能送到广场。

即便复杂现实就在身边发生,刘小东绘画的态度始终是尽量“日常”——画中的生活很日常,画的过程中与当地人的关系也很日常。“日常生活很不像艺术,对我来讲表达日常生活是绘画最有意思的一个方式。互相对日常生活不了解,那么就有很多冒犯。”刘小东说,“我怀着画静物的心情画一个人,模特都是安安静静站在我的画布前,让我画。就这么简单的关系。”

采玉人都卖玉,他也就有意不提买卖:“容易转移人家对跟你关系的理解。就是画画,很单纯,等画完了工资都给完了,我再从他们手里买。”

刘小东从阿不都克里木买了几块很小的籽玉。他觉得买玉就是一种信任,信任人家,花钱也愿意给到他手里。老村长卖给他的玉是玉石粉做的。“明知是假的我也愿意买,因为一起工作,大家高兴一场。他也拿不出真的给我。”

好生活的定义与善意的回报

策展人侯瀚如希望这个项目不只是艺术家去现场写生,还应该同时进行社会文化、历史的讨论和研究。共同策展人欧宁担负起研究任务,在乌鲁木齐、阿勒泰、喀什、莎车、和田,观察城市与乡村,访问作家、诗人、民间艺人、非遗传承人,为展览筹备专题讨论。

虽然是短促的调研,得到的信息已经是头绪万端,有各种深入的方向与可能。

年轻维语诗人为什么越来越少?维族诗人、词作者木合塔尔总结原因:生计的压力;现代教育更多科学和理性,少了感性……

喀什老城处处是拆掉的破旧房子。“维吾尔族活的博物馆”高台民居的入口全都贴出标牌制止游人进入,与它隔河相望,是内地援建输送来的城市格局、高层住宅,甚至在夜空里闪烁艳丽灯光的摩天轮。

新疆不同族群与内地之间久远而复杂的关系,如今又来到了现代化和全球化这个更加复杂的现实环境。现代化、城市化被原样搬到新疆,“物质进步了,住进高楼了,生活就好了——把好生活的定义单一化。”侯瀚如说。

两位策展人的研究与思辨并没有影响刘小东的题材选择。他与六个采玉人在河滩上一起生活了一个月,“从时刻提醒自己,要更加礼貌,到慢慢发现人家可以跟你分一块馕吃,请你到他住的地窝子里给你做顿饭。你是善意的,他回报给你的还是善意,这就够了”。

让人家觉得这些人还不错

在和田日记里,刘小东以一如既往的谦逊,弱化自己绘画的现实意义:“我们希望通过这次小小的活动,让人家觉得我们这些人还不错。”他又借用韩寒的语言说,只想用绘画的形式“与这个世界谈一谈”。

“是很可爱、很浪漫的一个语言。所以写了这么一句。”刘小东说。

四幅油画最终命名《东》、《南》、《北》和《西》。红色油彩的落款除了“小东12”,还分别有维文的“东”、“南”、“北”、“西”,是刘小东专门跟团队里的维族同事学的。画布背面的署名也是维文的“刘小东”,长长一串。“我觉得他们看到会高兴。”

考虑展览方式时经历过很有意思的讨论,侯瀚如最初提出找一个日常的公共场所,比如废弃不用的学校或者一个破落的院子。普通人可以随意进入,让看画展成为就在身边发生的事情而不是某种特别的仪式。相当不现实,也确实没有找到合适的地方。还是回到原定的新疆国际展览中心。至少800平米的大展厅,只在中间立一面再简单不过的展墙,四幅画一字排开,打上灯光。旷阔的空间反而像是与绘画构成一件巨大的装置,营造了具象艺术与现实留白的并置遐想。

2012年8月26日“刘小东在和田”画展开幕之前,展厅二楼举办了三场社会与文化主题的研讨会。第一场谈新疆的多民族文化,作家阿城主持,他的话很少。研讨嘉宾、维族翻译家狄力木拉提·泰来提的简介里提到他有本译作,《维吾尔萨满文化研究》,这恰好是阿城有着浓厚兴趣的话题。

“萨满,是人类文化的共同基因。”阿城说。轴心时代之前,也就是孔子、亚里士多德、释迦牟尼等各个古代文明的精神导师出现之前,各个族群的人类都通过直感认知世界,原始,却也还没有形成文明、文化间的隔膜。绘画、舞蹈、音乐,都是无语共通。阿城以此来形容刘小东:“他身上的动物性非常强。对不同事物直感的抓取,艺术家里没有人超过刘小东。”

【相关阅读】

【视频】刘小东在和田纪录片

劳作中的人——刘小东在和田

 


【编辑:李洪雷】

表态
0
0
支持
反对
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