身兼数职“野生”土长 频频策展轻松入账 艺展形同展销会 “独立”身份惹争议:
艺术市场的兴起,令策展人得到空前的认可,不少画廊老板、评论家、艺术品经纪人也摇身一变成为独立策展人。作为艺术品审美和收藏的“引路人”,策展人往往被视为艺术品经纪、中介,甚至在某种程度上成为艺术品价格的制定者。不过,近日网络上却掀起了针对策展人的讨论:“一些貌似乖巧的年轻策展人频频策展,按每展2万~3万元策展费计算,(一年)一般在20万~50万元不等”,“展览过于频繁,形同展销会”。也有艺术品业内人士透露某些策展人“赚得比艺术家还多”。中国的独立策展人到底凭什么“轻松入账”?他们应该是学术推动者还是“社会活动家”?他们追逐了资本,还是被资本追赶?
焦点1:策展人与口碑:
过度重复出场降低“市场美誉度”
近期,部分艺术业内人士在微博上也对于策展人这个话题展开了讨论。@闻松V在微博中称:“年轻策展人如此热衷于策展,一般的每年至少十个左右,多的达到20个,据圈内知情人透露主要是为了策展费。一些貌似乖巧的年轻策展人策展频频,按每展2万~3万元策展费计算,一般在20万~50万元不等。”身份说明为独立策展人、批评家的@朱其在这里转发并回应:“两三万元一个展览也不一定是真的,从画廊拿不到这么多钱。”不过,他在微博中坦言:“这些年策展人不停地策划展览,艺术家不停地参加展览,但没有一个留给别人有深刻印象的,一般三天后就没有人再谈了。展览过于频繁,形同展销会,结果是:不但大家都出不了名,影响彼此抵消,而且过度重复出场降低了自己的形象分。”
“策展人”在中国艺术品市场中并不是一个新鲜的职业,但却是一个有话题性的职业。1998年,中国萌生了策展人这一职业,直至2005年,策展人成为中国艺术圈实际的推手。“策展人并非得到官方认可的,而是‘野生’的结果,也是改革开放的结果。”业内人士、资深策展人顾振清认为,策展人的工作是独立展览中的一部分,在这样的条件下,策展人替代了艺术圈的其他环节,比如画廊的工作、媒体人的工作,甚至是批评家的工作,“艺术家所要达到的价值兑现,被策展人包揽了,所以当时策展人才会名声飙升,形同美术圈的导演和教练。当然这与当时的策展人做得非常出色和精彩不无关系。”而在2005年以后,无论是画廊老板、批评家、经纪人,也纷纷标榜自己为“策展人”了,这一现象被顾振清评论为:“1998年至2005年,策展人创造的学术美誉度令他们更注重包装自己,也更容易产生泡沫,导致策展人的市场美誉度贬值。”
“我不是策展人,充其量只是一个经纪人。”贾先生经营着一个小艺术品展馆,每个月展销一两个品种的艺术品,他一开口就先进行了自我否定。在他心目中,策展人做的是学术,而自己做的只是生意,“我在机构需求的基础上办的展览,可以说那只是卖场。”而接触过某些独立策展人的经验,让他对策展人产生了质疑:“他们太务虚,玩概念。”
贾先生曾和几个独立策展人谈举办景德镇陶瓷学院的师生展,策展人提出向每个老师征集10件作品,展出10天,并同时大作宣传。“但他们完全没算过这么一来我们要花多少成本,包括每个艺术家的出场费,来回机票、住宿、招待的费用。我算了笔账,一个人呆两天得花上1万多元,来50个人,那就是几十万元。展馆还要装修,‘哗’一下100万元就花出去了。问题是广州市场的接受程度有没有这么高呢?我们就光花钱赚吆喝吗?策展人敢打包票一定能卖出?就算他们敢打包票,艺术家也不敢相信。”贾先生对这几个策展人的“空想”感到无可奈何。
中国没有“独立策展人”?
董先生是早期第一批策展人中的一员,随着对年轻油画家推广的成功,其名气在行内越来越大。他先是和画廊主合作,利用画廊进行策展、推广,2008年后,他终于拥有了自己的画廊。不过,他的名片上始终印着“策展人”而不是“总经理”。“我更乐意别人称我为策展人。”董先生对此极为坚持,“我做的不是纯粹的生意。”
事实上,2005年以后,很多策展人形成了“复合身份”,或者干脆转型成为画廊家,也有的最终又由画廊家回复为策展人,“像我就自认为自己是独立策展人。我不参加艺术博览会,基本也不代理艺术家,按照策展人而不是画廊去运作。策展人应该有自己的策展事务所,现在我的事务所正在办理中。”在顾振清看来,策展人有三种,一种是有“公粮”的策展人,存在于体制内的机构或商业机构的,有经济来源;第二种另有职业,属于“半独立策展人”;第三种是独立策展人,不担任任何公职,是“艺术个体户”:“他们自己找饭吃,很难存活,必须找到经济来源。而只要寻找经济来源,就必定会跟商业机构合作或建立商业机构。没有纯粹的独立策展人和非盈利单位。”
“是否把独立策展人作为自己的首要身份”成为顾振清界定独立策展人的标准:“如果策展人不是他的第一身份,他同时是机构负责人、机构创办人,或者批评家、大学客座教授等,那他就不是一个真正的独立策展人。”
“我不看好所谓的独立策展人。”在广州某艺术品机构任艺术总监的戴文辉认为如果不严格界定的话,自己也算得上是个策展人,“但是严格讲,独立策展人跟市场上我这种所谓的‘策展人’定位应该不一样,他们应该要受过专业的艺术训练,起码要有很强的艺术鉴赏能力,不光会看,还要会说会写,在办展之外,还要能告诉普通大众怎么鉴赏,怎么看待年轻的艺术家和他们的作品,还要有社会的人际关系,能筹集到资金。除此之外,他们还要能平衡人际关系,并同时有推广的能力,需要跟艺术家、商人、机构、媒体打交道。这些条件叠加起来难上加难,一个个体不可能集合所有的优势去把一件事情做好,最起码有个团队,毕竟展览本身首先就是环环相扣的机制,需要有相当多的人去推进这些工作。”
“策展人”太红被羡慕嫉妒恨?
戴文辉质疑的还有独立策展人个人的实力:“机构存货,是因为即使一时卖不出去也觉得东西还在升值,以后还能赚,因为他们有这个经济实力。但是独立策展人没这个经济实力。连现在机构都没做好的事情,一个人怎么做到。市场不是几个人可以影响到的。”而国外的独立策展人通常衣食无忧,他们只要提供概念、策划,艺术家找到基金支持,自然可以获得资金的支持。而国内的策展人却往往同时也是经纪人:“有的策展人本身有其他主业,甚至自己就是艺术家。他在一年的某个阶段身份转化为策展人,但是一年下来不一定靠策展吃饭的。在艺术品市场中,策展人赚的只是小钱。”
“国外很多策展人,就是自雇型的打工者,他们在经济上是独立的,写文章也能养活自己,他们总能在欧美的优惠政策或者资金赞助里面找到自己的空间。”顾振清认为,虽然从严格定义看,中国没有独立策展人,不规范,要跟很多机构有勾连才能生存下去,但是他们如果光写稿、光举办展览难以生计,不得不参与到经济行为和市场销售行为中去,“很多人抨击独立策展人如何如何,但是那么多的美术馆在做场地租售,既然中国的美术馆可以成为‘变形金刚’,中国的策展人为何不能是‘变形金刚’?”他认为,中国的策展人只要能生存下去,把展览打造出来,能实现学术上的传播,不会因为他们经过了商业活动就不是一个专业的策展人:“能否把展览做好才是重点。当策展人或经纪人,并没有道义上的高低,只是分工不一样而已,所以对于是策展人或是经纪人不需要赋予太多的褒义或贬义。或者只是‘策展人’太红了,所以自然而然会有追捧和羡慕嫉妒恨罢了。”
焦点2: 策展人与资本
策展人弱,跟着资本走;策展人强,资本跟着走
在市场上,确实不乏自称为“策展人”的人做着“倒爷”的活。赖先生的名片上也印着“策展人”的身份,但他做的事情就是组织本地的一批良莠不齐的工艺美术品到外地展销,并且把外地的“杂货”带到本地展销,以此赚取差价。这样的倒腾也有一定的利润空间,但是没有人认可他的“策展人”身份。
“策展人手上没有很实在的东西,没有自己的经济实力、作品,人脉也不是自己的,他们完全要以自己的思维体系去跟各方面的人打交道,让大家信服他,让他办这个事。”在戴文辉看来,策展人玩“概念”的多:“有时觉得策展更像广告,做的是怎么把产品包装上市,玩个概念,起个好名字。有的通过关系拿一些货,忽悠一些有钱人拿钱办个展,卖不卖无所谓,主要是让有钱人花钱拿到几件作品,再做一些广告。”
而贾先生更直言策展人的“含金量”不高:“机构能直接和艺术家打交道,机构能提供的社会资源、资金实力和人脉是独立的策展人比不了的。以赚钱为目的的那批策展人更没有路。”
在戴文辉心目中,策展人应该不以赚钱为目的,要站在比市场还高的高度去办展览,对社会、艺术家起教育作用,并把更好的艺术家、艺术作品推广出来,是展会的策划人而不是经纪人:“国外的独立策展人就是学术性的,有探索性的,可以推进整个艺术产业的发展,而不是每个展赚多少钱。国内的不敢这么去做,他们以赚快钱为主。”
顾振清对类似“空手套白狼”这样的说法极为反感:“策展人靠自己接受展览的委托,给艺术家展示最优秀的条件,干的是体力活加脑力活。这种脑体并用的工作是空手套白狼吗?那批评家、教授,他们也不掏自己的资金,同样也是空手套白狼吗?这样对资本家的吹捧有点过了,更何况有的策展人还花钱组建团队,投入很大的资金。”
“大财团融资去推广艺术作品或艺术家,往往会通过很多渠道去炒高价格,而通过拍卖远比办展览容易。而这个时候背后的推手已经不是一个纯粹的策展人。策展人其实身份很尴尬,左右不了艺术家也左右不了资金。而国内艺术家也良莠不齐,艺术家比做市场的人更市场,怎么跟策展人谈?何况国内当代艺术品价格还是艺术家在定价。”贾先生说得很实在,“策展人没有那么高的地位,所以要想好怎么找好定位,是做市场,还是做学术。如果做市场,干脆跟艺术家挂钩,做经纪人。如果是做学术,得有一些其他身份,比如艺术学院的名誉教授,出论文,有自己的一定话语权,才好办事。”
“可以说在1989年至2005年之间,大多数策展人并没有为自己牟利,艺术家为了展览的机会有奉献的精神。而在2005年,由于市场由资本说话了,大家也有所改变,也想要分一杯羹。”顾振清对这个圈子看得很清楚,“但是市场的话语权还是需要自己建构,有的年轻人确实影响不了市场资金,这个可能因为他没有号召力。所以市场不要拿‘菜鸟’说事。而策展人要形成自己的影响力,就要看个人调动社会资源的能力,是否可形成文化的品格,对自己的工作有所规范和建设,并遵循社会的契约精神。”他认为,市场对策展人还不够了解,策展人创新的精神能生产更大的格局,其魅力在于怎么影响资本家来对非盈利文化项目的支持,并建立独特的精神价值和文化标杆:“弱的策展人,跟着资本走。而强的策展人,资本跟着走。”
【相关阅读】
【编辑:李洪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