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乔斯:画廊应培养人们对于作品的判断力 2013-01-10 11:25:26 来源:艺术国际 作者:徐乔斯
如今重提“大众化”,我认为画廊、空间、美术馆的当务之急是鼓励和培养人们对于作品的判断力,这是一种对于“标准答案”的摒弃,这是让当代艺术实实在在落地的必经之路。

资料图片

如今重提“大众化”,我认为画廊、空间、美术馆的当务之急是鼓励和培养人们对于作品的判断力,这是一种对于“标准答案”的摒弃,这是让当代艺术实实在在落地的必经之路。经济发展到今天,很多人已经不满足物质的富足,可是对于当代艺术仍然望而却步。在我这一年对于艺术“贩卖”的实践过程中,我发现对于买家,初级的判断力是说出“好”或“不好”;中级的判断力是主观地说出东西“好/不好”在哪里,当然这样的主观很可能错,但至少说明他/她还是在努力的思考和感受;高级的判断力是在某种知识体系下分析出东西的好与不好,并且能够判断这种“好”与“不好”会跟随空间和环境的迁移而改变。我这里说的“东西”,泛指听觉、视觉、味觉的一切艺术感受。当然,也有在我看来朽木不可雕的那一群人,以不懂艺术和不想懂艺术为荣,我会放弃这些没有突破口的“大众”。因为我相信,在这个国家,真正拥有人文情怀和人文精神的人是1984中的异类,真正具有独立思考和感受能力的人也是凤毛麟角,其中既有精神实力又有经济实力的人必定是少数,所以“大众化”,只是痴人说梦。

最后,我想借助欧洲最有声誉的爵士音乐厂牌ECM的生存史来透视一下“大众化”程度的可能性。2000年,ECM唱片公司庆祝了它的三十一周岁生日。在三十一年的音乐历程中,ECM一向以其严谨的品质和坚持小众前卫路线而闻名。ECM的全称:Edition of Contemporary Music(当代音乐的版本),由创始人ManfredEicher创建于1969年。提起ECM,所有人都知道它代表了音乐界最奇怪和神经的声音。任何的实验、前卫已经无法形容其出品的音乐气质,如果非要我说一个词,那就是“神经病”。虽然这听起来极其不专业。即使在受众稳定的70年代中期,ECM也只是保持着每年二十张唱片的发行,就是这样一个小众之小众的品牌,至今仍然存在,我想这是与小众自我的精神追求和坚定消费信念分不开的,当代艺术,就是需要这样的“小众”。可是,在如今艺术市场猛于虎,艺术品脱离了应有的精神消费需求而成为单一的投资对象时,如何为欣赏者提供多一种选择是“策展人多元化”中的一个课题,也应该是当代艺术其“当代性”的一种外延拓展。毕竟,艺术的历史悠久,其一切的发展与传承取决于人类的精神状态,若舍本逐末,便也是南辕北辙了。

不空间在这一年来的积累和实践,相信会为艺术生态提供一种新的参考,摸着石头过河,我会在接下来的文章中具体描述。

 【相关链接】

徐乔斯:我那恨铁不成钢的深圳

徐乔斯:我女权,我秃头,我快乐

陈传席:对艺术作品要有判断力


【编辑:谢意】

表态
0
0
支持
反对
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