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建立学院——草根——学院的“艺术活力循环体”
云南艺术学院作为地方艺术院校,远离都市流行色、远离机会诱惑和市井叫卖的喧嚣,不幸也是万幸。教师、学生都有机会沉下心、伏下身、定住神、铆足劲去专心自己手头的工作,去观察山间野地里民族民间艺术的慢节奏但充满活力的生存状态,获得新的艺术灵感。实际上,所有地方艺术院校都可以找到自身不同于中央艺术院校、大都市办学的艺术院校的特点和优势,追求各美其美、美美与共、争奇斗艳、艺术繁荣的发展局面。艺术院校的办学、人才培养,首先就应该有这样的意识。
在这样的认识背景下,就要注重自己地区的艺术资源,要开发、拓展地区艺术资源进课堂的空间,规范化、固定化、课程化,并制定质量标准和考核指标。应该明白,这样的事情只有自己潜心去做。因为只有乐在其中、甘苦自知的实践者才是最为权威的标准制定者和质量掌控者。
地方艺术资源进课堂的课程化、规范化和固定化,不但补充了教学资源,激活了教学内容、观念和方式,更重要的是:艺术院校在人才培养与联系民间两个方面体现服务社会的意识,会极大地提升地区艺术创造的基本素质与综合能力。这一点,正在被有见识的艺术教育者意识到。
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和文化产业发展研究,有一个最薄弱的环节,就是理论认识连篇累牍、汗牛充栋,但是实践环节少有实效,根本原因就是没有解决“保护、传承、创新、发展”的“鲜活状态”问题。利用现代教育手段和规模,艺术院校可以解决这个问题,让民族文化的艺术基因在“人才培养、学术研究和艺术创作展演”的流程里、在“政产学研用”的协作链条上“活起来”“传下去”“发展开”。
八、积极开展艺术高校的艺术博物馆建设
我呼吁每一个兄弟艺术院校,尤其是培养艺术专门人才的专业艺术院校,要积极开展艺术博物馆建设活动。每个艺术院校,承担着对祖国丰富多彩的艺术文化传承创新的任务,要让自己的学校成为该地区、该领域艺术文化传承的重镇和中心。如果没有这种眼光和胸襟,往往就是蝇头小利障眼的、发展上鼠目寸光的、事业开创上庸人习气的、羁绊太多作为不大的艺术教育办学。
我这样说,是因为自己非常担心云南艺术学院走向这样的平庸办学。更是因为看到在“鲜活形态”中保护、传承、创新和发展中华民族艺术的办学具有解决深刻的现实问题的针对性,也具有民族文化可持续发展的深远意义。
这样做的好处在于:专门的艺术教学、研究和创作展演,让艺术院校具有传承创新民族艺术的高手和慧眼,在浩如烟海的文化遗产当中,去伪存真,去粗取精,彰显出艺术院校的眼光更内行、判断更可靠、发展更现实的办学能力;另外,民族艺术的遗产,成为校园文化的一部分,增添了艺术教育资源,让那些珍贵的艺术养分校园环境化,常态生活化,教师、学生耳濡目染,将“后天习得”的民族艺术养分化为空气、阳光、雨露一般的存在渗透到现代艺术教育办学的规模培养流程中去,每一个学校在自己的区域文化的内容上就有了不可替代性,这是办学“同置导致同质”时代的个性保存的根本依据之一。当然,教学体系上显现出来的个性也十分重要。要让每一所艺术院校变成一个传承与创新民族艺术文化的重要基地,中国文化中的“艺术自觉”与“艺术自信”才能真正地显现出来。
中国文化“走出去”,艺术是其中最活跃的部分。要在艺术文化的交流当中意识到:我们拿什么与人交流?人家因何与我们交流?假如我们的文化基因丧失殆尽,交流就不存在必要前提和互动意义。艺术博物馆是民族的艺术基因库。而且,我强调,是“鲜活的”。
有条件开展这项工作的艺术院校,一定要在历史使命与事业责任的高度上认识和行动,借用苏联追思二战英烈士兵的一句话:你们的名字也许不为别人所知,但是你们的事业不朽。
【编辑:文凌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