蔡志松:玫瑰如铅
浮云升腾 第54届威尼斯双年展 蔡志松作品《浮云》
《玫瑰》 122cm×122cm×20cm 2010年
以个性创作追求艺术共性
记者:近期,您展出的作品多为“故国”系列、“玫瑰”系列以及“浮云”系列作品,“故国”系列作品之前的创作是怎样的?
蔡志松:在此之前还是以在学院学到的专业技能为基础寻找创作主题。当时的作品很多都是以表现雕塑技能为主,例如1999年创作的青铜雕塑作品《果实》,这件作品入选了第九届全国美展。但是,在我看来,这样的作品体现出浓厚的学院气息,做的比较“温”,比较“甜”。
记者:30岁之前,很多人认为您走的很顺,可以说一年一个变化,您如何看待这段成长的时光?
蔡志松:人的成长与成熟,都是有很多因素聚合而成的。目前,一些艺术家认为自己的技术好就应该得到认可,或者误以为技术好,就应该得到艺术市场的肯定。实际上,我认为成功不是单纯因素,只有种种条件都具备,才能得到相应的成绩。
回顾这些年,很多人认为我在艺术上很顺利,其实一方面是各方面的因素都以具备,另一方面每个人都会有不顺利的时候,但我认为在人与人交往时要给别人带来轻松和快乐,不喜欢将不快乐传递给别人,每个人都会经历挫折,每次成功背后都会经历很多艰辛。
记者:“玫瑰”系列作品是否最初就是想用铅皮来进行创作?
蔡志松:铅本身是最古老的金属之一,虽然是金属,但很脆弱、很沉重。同时,它还具备特有的一种光泽,既绚丽又沉闷,既华丽又很低调,这样玫瑰象征爱情,用铅谈爱情符合见解。
记者:玫瑰看上去美好,但铅的材质有毒,您在传达怎样的想法?
蔡志松:用铅表现玫瑰,也是一种态度,爱情是崇高伟大的,但也有自私的一面,爱情是快乐的但也有受伤害的时候,玫瑰给人的视觉很直接,这才是艺术的魅力所在。
记者:您的作品在很多藏家看来有可收藏性,对于艺术家的创作,您认为是否可以不考虑市场?
蔡志松:艺术家在创作时确实不能考虑太多的因素,例如创作作品能够参加大型展览和拍卖,这不符合艺术规律。同时,我认为作品具备可收藏性,是出于公众对作品的一种认可,在艺术道路上我一直认为应该以个性的步伐走出共性的道路。
记者:实际上,真正让您的作品为公众所熟知的是“浮云”系列,因为它参加了第54届威尼斯双年展。这件作品的产生是应参展需要,还是在参展前就已经有这样的想法?
蔡志松:这件作品的产生体现出威尼斯双年展中国馆策展人彭锋的策展思路。最初,威尼斯双年展开始遴选中国馆的策展人,而彭锋的策展主题为中国的味道,这样的想法很新颖。当时的想法是以牡丹花为主题味道进行创作,而最终确定的专题为茶叶。
当时,我跟彭锋并不不认识,有一天晚上突然接到他的电话,问我是否感兴趣做一件以牡丹花为主题的作品,当时我已经创作出“玫瑰”系列作品,因为我认为牡丹花也可以尝试。威尼斯双年展的作品准备时间非常紧,留给我的创作时间就20多天。一开始,我想将牡丹花烘干压成云朵的形状,在里面充填氦气,最大的一朵10米,最小的1米,在中国馆门前,冲上氦气以后“云朵”会漂浮在空中,随着日照和晴雨自动升降,人一推会平移,能够体现出一种东方式的意味,既是浮云又是牡丹。但最终确定的方案为茶叶,因此我用钢做成云朵,其中放上风铃,人一推也能动,其中有气孔,放上茶叶,茶叶和风铃随着摇动,既有茶香也有风铃声,在现场的感觉非常奇妙。
一直以来,“浮云”系列作品都有两套方案,大家特别希望云朵能够飘在空中,但最终没有成行,因此也引来了很多争议。
记者:用干花让“浮云”漂浮的方案,您是否有实施的想法?
蔡志松:第一套方案是我最满意的,一直也在尝试中,但有些技术问题需要解决,例如云朵悬浮的高度是多少,多长时间不会泄气,这些都需要具体解决。今年初,我准备了一些干花,但没想到花很快就变黑并生虫,同时干花烘干之后的防腐,都要进行实验。
记者:您喜欢带给别人快乐,但您的一些作品中传递出的是一种不快乐,例如“玫瑰”系列作品讨论的爱情危险的一面,您认为这一系列作品与“故国”系列和“浮云”系列之间是否存在延续性?
蔡志松:其实,“故国”系列和“玫瑰”系列都传递出一样的基调。“故国”谈人生、“玫瑰”谈爱情、“浮云”谈人生,这三个系列作品,很多人认为形式变化大,内容也不同,但是这三个系列作品的创作状态与我息息相关,我希望通过自己的状态和感受贯穿作品其中。记者记者 刘洋
个人简历
蔡志松
著名雕塑家,1972年出生于沈阳,1997年毕业于中央美术学院[微博]雕塑系,1998年-2008年任教于中央美术学院雕塑系,现为职业艺术家,工作、生活于北京。主要作品有“故国”系列、“玫瑰”系列、“浮云”系列等。
从业以来曾获奖几十次,其中比较重要的有:1997年,获岗松家族基金奖;2001年,获法国巴黎秋季沙龙最高奖——“泰勒大奖”,成为该活动103年历史中首次获此殊荣的中国艺术家,时年29岁;2004年,获第十届全国美展铜奖。同年,获中央美术学院院长奖。2011年应邀参加第54届威尼斯双年展;2012年荣登《时装》男士“权力榜”获评“艺术权力人物”。
【相关阅读】
【编辑:李洪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