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博物馆:不再是高高在上的殿堂 2013-01-14 09:17:35 来源:中国文化报 作者:刘修兵
2012年是《博物馆事业中长期发展规划纲要(2011—2020年)》实施的开局之年。“一年来,中国博物馆事业持续快速发展,博物馆数量持续增长,专业化水平不断提升,宏观管理扎实推进,免费开放进一步深化,对外交流日益扩展。

2012年是《博物馆事业中长期发展规划纲要(2011—2020年)》实施的开局之年。“一年来,中国博物馆事业持续快速发展,博物馆数量持续增长,专业化水平不断提升,宏观管理扎实推进,免费开放进一步深化,对外交流日益扩展。中国博物馆事业在促进社会和谐与进步,建设中华优秀文化传承体系方面的作用日显突出。”国家文物局副局长、中国博物馆协会理事长宋新潮近日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

免费开放不断深化

2008年1月以来,中央财政累计投入130多亿元,全国1804个公共博物馆分三批实现了向社会免费开放。为适应免费开放对博物馆的新要求,几年来,各地博物馆不断改进管理、改善服务,进行了卓有成效的努力与探索。“博物馆已经不再仅仅是文物的收藏所,不再是高高在上的神圣殿堂,而是以其日益增强的亲和力和感召力,成为越来越多公众的精神家园。”宋新潮说。

为总结推广免费开放的经验成果,中国博物馆协会开展了2011年度博物馆免费开放最佳实践做法推介活动,评选出陕西历史博物馆的“最佳展示推广”、国家博物馆的“最佳文化产品推广”和四川博物院的“最佳社区文化促进”等10个博物馆的10个亮点突出、特色鲜明的最佳做法项目进行推广。

通过推介和展示,中国博物馆界2012年系统梳理了免费开放新形势下博物馆文化服务的亮点和创新点,有效带动全国博物馆更加积极地探索开放服务理论和实践。

办馆水平全面提升

截至2011年底,中国博物馆总数已达3589座。“从数量上看,中国已经逐渐跻身博物馆大国行列,但是从博物馆功能的发挥和博物馆职能的履行上看,中国博物馆与国际先进水平还有不小差距。”宋新潮告诉记者,为了推动免费开放工作向纵深发展,促进博物馆陈列展示和教育服务水平的全面提升,国家文物局积极推动并建立博物馆质量评价体系,开展博物馆质量评估认定工作。

据介绍,针对国家一级博物馆管理、运行中存在的各种实际问题,中国博物馆协会还积极通过国家一级博物馆运行评估,逐步建立和完善以展示教育、开放服务为核心的博物馆质量评价体系和政府、社会、公众代表相结合的监督管理体系。2012年5月18日,中国博物馆协会发布了《2010年度国家一级博物馆运行评估报告》,评估报告客观反映了国家一级博物馆运行状态,也将有效推动博物馆体制机制创新,促进博物馆办馆水平的整体提升。

2012年举办的“博物馆及相关产品与技术博览会”进一步提高了博物馆文化产品的设计开发水平,促进了博物馆文化产品开发融入文化创意产业。在其推出的“全国博物馆文化产品创意设计推介活动”中,45件获奖作品涵盖服饰、首饰、食品、玩具、装饰品、办公用品、生活用品、电子产品等多个种类。

民办博物馆规范发展

2012年,国家文物局制定颁发了《民办博物馆章程示范文本》,对民办博物馆的法人治理、藏品管理、财务管理、终止的特殊情形等通过章程的形式加以规范。为了更好地扶持民办博物馆,提升其专业化水平,2011年至2012年,国家文物局组织开展了“山西博物院帮扶广灵剪纸艺术博物馆展示服务提升”“上海博物馆帮扶上海琉璃艺术博物馆藏品保管提升”和“成都武侯祠博物馆帮扶成都华通博物馆展示服务提升”等3个国有博物馆对口帮扶民办博物馆试点项目。

试点表明,国有博物馆对口帮扶民办博物馆,发挥了国有博物馆的影响力及资源优势,缩短了民办博物馆成长周期,有助于快速提升民办博物馆的基础业务能力,并积极推动民办博物馆与国有博物馆在合作中相互借鉴、共同进步。

【相关阅读】

中国博物馆10年改革:文化自信与国家典藏

博物馆不能只看数量不看质量

 


【编辑:文凌佳】

表态
0
0
支持
反对
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