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画按尺卖:可以丈量价格 无法丈量艺术 2013-01-21 10:25:35 来源:中国文化报 作者:李百灵
书画作品只要进入市场就变成了商品。商品是和金钱联系在一起的,它同艺术承载的思想和道德不是一回事。商品的定价有它自身的规律,关键不在于书画能不能按尺寸定价,而是在于谁去定价、如何定价,定价的机制是否经得起推敲。如果经不起推敲,就只会蜕变为商业伎俩。

书画作品只要进入市场就变成了商品。商品是和金钱联系在一起的,它同艺术承载的思想和道德不是一回事。商品的定价有它自身的规律,关键不在于书画能不能按尺寸定价,而是在于谁去定价、如何定价,定价的机制是否经得起推敲。如果经不起推敲,就只会蜕变为商业伎俩。

“新年将到,喜鹊喳喳叫,人画又老一岁矣,润格调整如下,2013年元旦起:山水每平尺1500元,花鸟每平尺1000元,书法每平尺600元……”这是2013年元旦之前,某画家在自己的博客上公布的2013年最新润格。

浏览艺术类网站和艺术家博客便可发现,新年宣布润格上涨的艺术家和艺术机构不在少数,方式也是五花八门。有机构“张榜”公布:“2013年××的国画作品市场润格发布:山水每平尺6万元,花卉每平尺5万元,书法每平尺2万元。点题另议。”有画家上传“权威机构”给自己颁发的润格证书,以示价格公允;有人自我调侃:“鉴于新交规出台,个人压力增大,所以2013年每平方米和每平尺的油画和国画价格统一翻倍。”还有人标价之后不忘提醒:“因本人眼神不好,精力有限,请提前半年预订。”……

中国书画按平尺卖,早已成为惯例,如今这般热闹的艺术市场上,按尺论价似乎也最为方便省事。然而“真假不知道、好坏分不清、润格不靠谱”却是许多人面对市场时的困惑。艺术市场乱象纷呈,古来有之的“润格”概念究竟在起着怎样的作用,是艺术界需要深思的大问题。

以尺论价不晚于1759年

在古时作为有偿服务的书画诗文创作,一度被认为是一件俗气的事情,更为文人士夫所不耻。

追溯“润格”一词的源头,《隋书·郑译传》载:“上令内史令李德林立作诏书,高颎戏谓译曰:‘笔干。’译答曰:‘出为方岳,权策言归,不得一钱,何以润笔?’上大笑。”由此,“润笔”成为请人作诗文书画的酬劳的代称。

唐代张彦远的《历代名画记》记载:“董伯仁、展子虔、郑法士、杨子法、孙尚子、阎立本、吴道子,屏风一片,值金二万,次者售载:一万五千。其杨契丹、田僧亮、郑法轮、二僧、阎立德,一扇值金一万,且举俗谙悉者。”元代以降,除了由朝廷供养的宫廷画师外,以鬻画为生的文人画家或民间画师渐成潮流。如以画墨梅著称的王冕,归隐乡里后卖画自给,并以尺幅定画价,他对待润格的态度很直白:“吾籍足以养口体,岂好人家作画师哉。”

美术理论家彭德对《美术文化周刊》表示,中国书画以尺论价,不晚于1759年。这一年,郑板桥明码实价地公布了他的润格:“大幅六两,中幅四两,小幅二两;书条、对联一两;扇子、斗方五钱。”

真正具有现代意义的书画润格制度出现于上海,书画家或自定润格,或请人代定润格。1920年,吴昌硕为齐白石定的润格为:“四尺12元,五尺18元,六尺24元,八尺30元,册页折扇每件6元。”此后齐白石曾立规矩:“花卉加虫鸟,每一只加10元,藤萝加蜜蜂,每只加20元。减价者,亏人利己,余不乐见。庚申正月初十日。”当时的张大千、吴湖帆、冯超然、陶冷月等一大批职业书画家,也都为自己制定了按尺论价的润格费。润格制度因简单易行,并使得书画交易活动有章可循而被社会普遍接受,逐渐成为艺术市场的核心要素。

齐白石另有润格告示称:“卖画不论交情,君子有耻,请照润格出钱。”美术评论家于洋认为,润格俨然成为一种象征,已然与艺术创作过程的心态和艺术家对于自己作品的安置密切相关、浑然一体,甚至直接揭示出书画家的人格精神。这种关联在市场经济空前繁盛的今日尤为明显,无论对于已经功成名就、名利双收的大家,还是踌躇满志、勤奋苦练的新人,润格的高低越发不容含糊,其意义事关尊严,甚至在某种程度上作为画家品次级别的标识。

【相关链接】

尺寸在公共艺术中有价值吗?

书画十年价格疯涨上百倍

表态
0
0
支持
反对
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