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苏富比纽约秋拍,曾经不可一世的当代艺术明星达明·赫斯特星光黯淡,画作成交价还不到他巅峰期价格的一半。一向不喜欢他的媒体自然不会放过这个机会,《彭博商业周刊》以耸动的标题发文,幸灾乐祸地尽情奚落。上个月《东方早报·艺术评论》转载过那篇有趣的报道。
不过,再多的人不喜欢,都动摇不了达明·赫斯特的历史地位。2007年,他制作白金钻石骷髅《为了上帝之爱》,骷髅头用白金铸造,镶嵌了数千颗高纯度钻石,材料价值高达两千三百六十万美元。这件作品最后以一亿美元的天价售出。这个价格已经超过大多数伟大艺术作品的累计成交价。在它之前,只有梵高、毕加索、蒙克、沃霍尔等人的极少量作品卖到过一亿美元。达明·赫斯特成了唯一一位单件作品售价破亿的在世艺术家。
这件事当年喧嚣一时,很快就被大多数人淡忘。但还是有人一直在关注这个奇迹的后续发展。关注者之一叫柯恩(Rachel Cohen)。她是大学老师,《纽约客》的艺评人。她最近在《信者》(Believer)发表长文,说到两件事。
第一件事:荷兰和法国两家博物馆近两年的展览显示,达明·赫斯特的骷髅装置并非独创,迹似模仿。他模仿的是荷兰十六、十七世纪虚华风(Vanitas)的创作。虚华风当时盛行于葬礼艺术,流传下来的作品多为雕塑,标志造型是骷髅头骨。虚华一派叹息人世无常浮生若梦,与达明·赫斯特人生观晦暗底色相近。
第二件事:《为了上帝之爱》的买主是一家股份制的投资公司。这家投资公司的四大股东是经营赫斯特作品的画廊老板、赫斯特经纪公司的老板、赫斯特的朋友俄罗斯富豪维克多·平楚克以及达明·赫斯特本人。实际上,达明·赫斯特自己以天价买下了达明·赫斯特的白金钻石骷髅。
柯恩觉得,第二件事特别有意思。达明·赫斯特以当下投资银行家的手法,无中生有地为自己创造价值。赫斯特给骷髅头嵌入最后一颗钻石,把作品放进展柜之际,这件作品还没有完工。只有当他的经纪人宣布标价一亿美元的买卖定局时,这件作品才真正大功告成。《为了上帝之爱》,与其说是一件艺术作品,不如说是一个金融产品。它在一夜之间,价值暴增,扣除成本两千三百六十万美元,增值七千六百四十万美元。它的销售模式正是眼下金融业常用的leveraged buyout(融资收购,杠杆收购)。
这就像金融大佬滥发的衍生金融产品和抵押债券,它的实物价值或实际价值尚在地面艰难爬行,它的定价已在云端高飞。如果经济一路向好,永无劫波,投资人犹如参加一个击鼓传花的游戏,游戏规定接花人要给传花人一块钱,下一个接花人给新的传花人两块钱,再下一个给三块钱……鼓声不停,花传不止,花价高飙,大家其乐融融……但是,一旦鼓声停下,最后一个持花人除了那朵花,血本无归。鼓声肯定会停,经济危机肯定要来,肯定有人倒大霉。就《为了上帝之爱》而言,可以说达明·赫斯特运气不错,在经济泡沫的高浪上完成产品定价——把花做好了。也可以说他的运气糟糕,转眼金融危机骤临——击鼓传花的正式游戏还来不及开始。但他已经销售给收藏家的作品,现在急剧缩水,成为藏家的负资产。
柯恩的长文主要探讨艺术品和金融的关系。七百年前,欧洲的第一批银行家是王室教会以外最热心的艺术品收藏家。古典艺术品标榜的价值是尊贵、荣耀、永恒。老派银行家收集艺术品,用以昭示银行可以垂之永远的传统和价值,是信誉和实力的象征,以此区别于投机取巧唯利是图信用可疑寿算不长的奸商和暴发户。十五世纪的意大利,是现代银行的发祥地,也是西方经典艺术的故乡。那时候的银行和画坊,都是稳定、世袭的行业。银行的合伙人关系百年不变,父传子承,画坊则由大师交到亲传弟子手中。
一百多年前,大规模投资银行的出现,令艺术和金融的关系发生根本的变化。艺术品逐渐成为金融产品,成为买卖的对象,成为投资的标的。投资的基本原则是未来升值。画价的飞涨和投行业的发展完全同步。1825年,波提切利一幅画的售价才十英镑十三先令。到了1898年,他的画价上升到五百英镑。那是投资银行现身之初。1912年,同一幅画售价五万美元。1931年,一幅波提切利和一幅伦勃朗合售一百万美元,买家还连呼便宜。现在假如有一幅波提切利进入市场,卖价一定是上千万美元起跳。
所以,你现在买一件像样的艺术品,一定不要忘记你实际上已经参加了一个金融游戏。你等于买了一张债券、一手股票,甚至是一枚赌场的筹码。千万不要说你只是喜欢,你付出的价格里实际上包含了金融游戏的累积成本。你去永利买了一枚一百万美元的筹码,你会说你只是喜欢筹码上的图案?你会把它带回家挂在墙上纯然欣赏?谁会有这样的雅兴?
【相关链接】
【编辑:田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