艺术市场洗洗更健康 2013-01-23 09:43:25 来源:京华时报
2012年圣诞节,北京匡时的官方微博贴出一条堪称岁末中国内地艺术市场最具爆炸性的新闻:“经北京匡时国际拍卖有限公司与上海恒利拍卖有限公司股东会批准,从即日起,北京匡时与上海恒利进行合并,合并后继续保留‘北京匡时’名称,总部设在北京。”

2012年圣诞节,北京匡时的官方微博贴出一条堪称岁末中国内地艺术市场最具爆炸性的新闻:“经北京匡时国际拍卖有限公司与上海恒利拍卖有限公司股东会批准,从即日起,北京匡时与上海恒利进行合并,合并后继续保留‘北京匡时’名称,总部设在北京。”一石激起千层浪,许多行业人士更惊呼“艺术市场的战国时代序幕拉开了”。

中国艺术市场战国时代真的到来了?答案是显而易见的。实际上,考察整个世界历史,人类社会的每个发展周期的轨辙其实都是相似的,都经历的是发生到发展、无序到有序、龙蛇混杂到优胜劣汰这一历史过程,这就是它不变的规律性。艺术市场也是如此,在经过了前十数年的蓬勃发展之后,中国内地的艺术市场进入优胜劣汰的战国时代也是水到渠成的事情,套用马克思主义经典论述,即:目前艺术市场的主要矛盾是普罗大众日益增长的艺术鉴赏水平和收藏能力与艺术市场主体机构(包括拍卖行、画廊、美术馆)日益落后的生产方式之间的矛盾;而经济环境的不景气则正好成为这一调整适逢其时的触媒。

中国艺术市场的重新洗牌是有效解决其落后生产方式的途径。首先是拍卖行业内部的大规模调整。拍卖并不是一个新兴的事物,从国外的经验来看,它并未脱离从早期的鱼龙混杂经过优胜劣汰而到最后的两虎相争的发展规律,再次验证了资源向更优胜者集中是颠扑不破的真理。而目前中国的现状是拍卖公司如雨后春笋,特别是在艺术市场行情持续看好的时候。据统计,2010年一年,仅北京一地的拍卖公司数量已经突破100家,而广东省新成立的拍卖公司竟达到20家。可以预计,随着本轮经济形势的持续不景气,许多新成立的、小的拍卖公司将难以为继,而市场资源包括客户资源和艺术品资源等肯定会继续向大

殷华杰(北京保利中国书画季拍部总经理)

的品牌拍卖公司规模化集中。

画廊的整合、重新洗牌也应是艺术市场调整向好的题中之意。与准入门槛相对较高的拍卖行不同,画廊正是能满足和实现大众这种需要的所在。但如果数以万计的画廊没有足够的眼光,想当然以为包下某位艺术家就可以得到长远的发展和同行的尊重,那么它显然在被淘汰之列。

只关注展览展示等低层次功能的美术馆也将在重新洗牌的过程中淘汰掉。曾几何时,美术馆的兴盛被当作一地区文化发展的晴雨表。不过遗憾的是,这些“美术馆大跃进”运动中诞生的大部分只有豪华的建筑,而能拿得出手的藏品则少之又少;它们的唯一功能是联合当代某些入流或不入流的“艺术家”举办个展、回顾展等等。

回头来看,北京匡时与上海恒利的合并其实是极为明智的,也会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和改变拍卖市场的格局。

【相关链接】

匡时合并恒利:内地拍卖业玩起整合

专访董国强和吴斌:资源整合后匡时的新起点

【编辑:江兵】

表态
0
0
支持
反对
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