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宗佩山介绍,他自己本身就是爱好书画的收藏家,收藏有千余幅作品,投身艺术市场单纯为了“喜欢”。“办拍卖公司,就是为了这么多藏家/玩家,给大家提供一个可以相互交流的平台。据悉,翰德轩拍卖是从两年多前开始筹建的,但正式举办拍卖,尚属首次,并且暂无文物拍卖资质。
当问及如何于大千画作的委托方达成拍卖协议时,宗佩山不愿透露过多的信息,仅表示:“这幅大千泼彩的委托方是位近现代书画的收藏大家,但具体信息不便透露。”据说,这位藏家还有更为震撼的东西。宗佩山说:“这件东西,其实本身并没打算上拍,在预展的时候是以‘非拍品’的形式展览的,但是后来发现有不少人对这件东西感兴趣,所以就把它加上了。”
对于委托方为什么会愿意将这么重要的作品交给一家新成立的拍卖公司,宗佩山是这样解答的:“虽然我们(公司)刚刚成立,但是我们的根基是不浅的,三、五十年的收藏圈内的人都知道的。虽然我们是首拍,但是我们手里的东西,我们玩的东西和圈内的藏家,有一些他们知道这里分量有多重。包括圈里边谁家有好东西,都会比。在圈里边有一些也是互相了解的,他对我们很放心。”
宗佩山表示这幅画作并未有过展览、著录,收藏在现委托方手中已经有十几二十年了。但是他坚称:“我们的鉴定程序比故宫鉴定书画都要严格。具体做法是,我们会先由自己的鉴定师鉴定——这些鉴定师都是具备鉴定资格的;另外我们还有请国内顶尖的专家参与到我们作品的过眼看一下,最后他们达成一致共识:这是大千难得一见精品!”
宗佩山还详尽描述了整个鉴定经过:“鉴定过程主要是研究大千的风格——他四十岁以前习古,临摹八大、石涛这一类,形成他自己深厚的传统的技法;接着到他的变革(期)40岁-60岁之间,这个阶段(属于)突变的阶段。从敦煌出来以后,结合着他的功底,石涛、八大的传统要锐变过程,他已经形成泼彩、小泼彩(风格)。这是泼彩但不是很大,不是他晚期的时候(的风格)。从他的传统风格鉴定,以及他的松树:罗汉松、塔松,远山的气势,开合有张,意境深远的宏大的气势,以及各种皴法。从风格上比对,按照他同时代的题款都进行了一个非常严格的真伪鉴定。同时,我们还要用上千倍的显微镜对它的纸张、对它的书画的墨气,对它的纸和墨进行严格的(鉴定),从科技手段加入进去。再加上对他的签章,用现在特工人员刑侦手段(核对)字迹,比较确定这幅作品真迹无疑。又经大师级的专家过目,特别细的步骤。”
就网上对于这幅画作风格问题的质疑,宗佩山显得不屑一顾:“这是非常符合时代特征的。现在谁谁谁都想当收藏家,就是一个毛孩子,就敢说我们这么多顶级鉴定师看的东西有问题,又与年代不符,我们不想说别人坏话。就是他们学识不精,我们一笑了之,没有办法。”记者追问,“具体有哪些专家鉴定过这幅画作?”宗佩山表示:“不方便直接透露姓名,但是央视主要的鉴定专家都来了。我们在拍卖之前做了个鉴宝的活动,当时很多专家都认可了这幅画作,包括单国强先生。”记者后来也致电书画鉴定家单国强先生,但他表示:“我从来没有鉴定过,是由这么个活动,我和其它一些专家一起去的,但只是看了一圈而已,根本没做鉴定。”
宗佩山补充说:“我们估价也是十分严谨的,我们参考雅昌网公布的价格指数,每平尺120万左右。这幅画46平尺,5000万起拍。” 宗佩山表示,现场竞价气氛十分热烈,场内外都有买家在竞争。”
近两年,此类关于艺术品的争议可谓是层出不穷,不少业内人士表示,已经对此类事件“不足为奇”甚至是“免疫”了。由于艺术品评估问题一直没能得到有效的解决,公说公理,婆说婆理,对整个艺术品市场的发展已经造成了非常不良的影响,显然,想要保障艺术品市场的健康有序发展,光靠行业自律似乎还远远不够。
【编辑:弋倩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