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年上海泓盛拍卖公司秋拍的纸杂文献专场,一幅倪瓒款的《乐圃林居图》以100元起拍575万落槌,成为去年秋拍最大的一个遗漏。泓盛推出纸杂文献专场仅3年,成交额就由135万元猛增至1,979万元。是去年略透寒意的秋拍场上的一大亮点。
书画、油画、当代艺术、瓷器一向是传统拍卖行的核心板块,而泓盛这家沪上拍卖公司却另辟蹊径,在门类繁多的艺术藏品市场中“拾遗”,看好“纸杂文献”专场;同时线上阵营——赵涌在线也推出了纸杂文献专场。
春寒料峭之时,这系列动作大有为萧瑟的艺术品拍卖市场破冰之意。其背后推手都是一人——赵涌,这位同时掌管泓盛拍卖和赵涌在线的沪上儒商,将艺术品电商做的如鱼得水,其在线业务连续3年保持高增长,并且在邮票和金银币上占据市场高位。
赵涌称这得益于他的长线思维。“许多人都想短期套利,但做艺术品拍卖,必须要平常心做长线,厚积而薄发。”
十年起伏
90年代赵涌留学德国,在那里亲见了欧洲艺术市场的发展态势,自此对艺术品流通萌生浓厚兴趣。但他并没有从传统拍卖行做起,而是从在线拍卖寻求突破,这对当时连阿里巴巴都还在襁褓中的中国电子商务市场而言绝对是个超前理念。
1997年赵涌在线成立,当时只是静态页面,拍品主要是邮票、钱币等价值相对较小的藏品。 “做电商比淘宝还早。” 赵涌打趣道。但他坦陈艺术品是形象思维,电商是逻辑思维,两者无法很好的融合。
网站上线后不断的失败,低迷的状态一直持续到2004年,那年赵涌决定破釜沉舟,砍掉传统拍卖业务,专心做线上。当时传统拍卖净赚200万,线上收入仅8万,光人员开支就需要六七十万。但赵涌没有“弃车保帅”,反而坚决将重心移到线上拍卖,将它当做块试验田。但赵涌注意到线上的交易模式也要探索线下消费群体的心理,因此两年后开始关注线下拍卖行,成立了上海泓盛拍卖公司。
中国艺术品拍卖市场经历了2010年和2011上半年的牛市后,在去年遭遇寒冬,全年成交额同比减少44%,很多传统拍卖行交易额出现萎缩。泓盛交易额较上年持平,但赵涌在线却取得40%的增长,全年总成交额突破5亿元,首次实现线上超越线下。
赵涌现在的策略是:让传统和线上拍卖相互竞争,两线冲突,左右手互博。
邮票和金银币是主角
根据赵涌介绍,最适合做在线拍卖的艺术品都具有三个特征:标准化,收藏性高,收藏群体广。以邮票为例,集邮的人多;邮票也是标准化,一张邮票一印就是几十万、上百万,有年代、版次等几个标准可以比较;同时又具备收藏价值,因此能在电子商务领域发展较好。2012年赵涌在线的邮票交易额近3亿,较上年增长了12.2%。
除了邮票,金银币是赵涌的另一大优势。凭借其“保真”的承诺,赵涌在线的金银币在业内的成交率高达98%。
上世纪80年代,中国人民银行开始发行熊猫金银币,现已成为世界上五大投资金币之一。赵涌在线在2010年11月开始试水现代金银币业务,去年交易额1.84亿,同比增加了逾90%。“金银币是中国人民银行统一发行,造假风险高,并且藏家都经过评级鉴定,因而赝品率低。赵涌在线承诺在线拍卖的金银币都是真品,如发现赝品全额退款。”
试水纸杂文献板块
纸杂文献这个小门类一直没有被传统拍卖行所重视,几乎没有拍卖公司和交易平台围绕文献出版物展开业务。而赵涌认为纸杂文献的收藏门槛低,而且文献的赝品容易识别,他认定这将来会是一个上升的、朝阳性的板块。泓盛在2010年开设了文献纸杂专场,成交额三年翻了十几倍。赵涌在线也于近期推出文献板块,且90%拍品都是以无底价起拍的,为藏家捡漏提供巨大空间。
从最初的摸爬滚打,到现在摸清了“门道”,赵涌让形象艺术品成功“触电”。对比传统拍卖业绩萎缩,线上交易却能逆势保持稳定增长。赵涌认为这得益于几方面因素:一是由于重量级的藏品在藏家“惜售”,买家“观望”的情况下很难易主,使得传统拍卖行的成交额逐年缩水。其次,传统拍卖行的买家佣金一直维持在15%以上,赵涌在线的买家佣金根据场次而定,在3%-12%的区间内,一定程度降低了在线拍卖的成本。虽然线上很少有千万甚至上亿的拍品,但邮品、钱币、纸杂这些藏品因其价格稳定、鉴定门槛低、符合普通收藏者消费能力,能在线上平台长期保持着高增长。
【相关链接】
【编辑:田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