假画拍卖层出不穷
因此,要想在艺术品市场辨析张大千的赝品,一定要深入研究张大千这个人和他研习艺术的几个过程,如:他的渊源是什么?他的笔墨是怎样演化的?他的个性是怎样显现的?唯有理解和认识了这些宏观意义上的东西,我们才有可能进入微观意义上的工作。如果直接探究笔墨,看似是捷径,结果只能是没有理性的只知其一而不知其二的感性认识,是不能窥探个中奥秘的。
眼下赝品的泛滥以及一些所谓“海外回流”的所谓张大千作品,都需要我们的收藏、投资者的冷静对待。如果留意一下相关网站的拍卖数据,我们就会发现不少拍卖公司推出的张大千拍品,其流拍比率几乎是100%,而这,多半都是赝品惹的祸。
前些年,我受《收藏界》杂志委托写过九期《张大千作品真伪辨析实例》系列文章,辨析了百余幅张大千的赝品。起初写这类文章还是非常有兴趣的,可是,越往下写就越感到力不从心了。这倒不是因为我不能辨析张大千的赝品,而是很多拍卖公司(包括那些大牌拍卖公司)有意或无意频繁推出的张大千赝品,确实有点让我应接不暇。最令我“灰心”的是由故宫博物院前副院长杨新主编的《中国近现代书画真伪辨别·张大千卷》(郑州大象出版社2005年1月版)中就有相当数量指假为真的“辨别”。“权威”的介入,赝品之所以继续泛滥也就不难想象了。对该卷,曹公度先生写了一篇《大台高风――对<中国近现代书画真伪辨别·张大千卷>之质疑》刊发在《收藏界》2006年第5期,紧接着,我也写了一篇《<中国近现代书画真伪辨别·张大千卷>拈伪补遗》,发表在《收藏界》2006年第8期,2007年第6期《收藏与鉴赏》(双月刊)给予了转载。从我的《张大千作品真伪辨析实例》系列文章到《<中国近现代书画真伪辨别·张大千卷>拈伪补遗》,可以说就拍卖会上乃至一些正规出版的画集上出现的张大千的赝品特性以及造假手段给予了讲解,或许能给广大收藏、投资张大千作品的朋友一点启发和帮助。
当然,书画造假代不乏人,究其原因,是因为造假手段也是与时俱进的。如此,我们的收藏、投资者的辨伪能力也要与时俱进,在“道高一尺,魔高一丈”或“魔高一尺,道高一丈”的反复较量中练就一双火眼金睛。
【编辑:弋倩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