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璜生《作为知识生产的美术馆》
“我不是在美术馆,就是在走向美术馆的路上”,忘记是谁说的这句话,但是或许还应该补充说的是,走向美术馆的路也就是走向公民社会的路。为什么可以这么说?在西方历史上,文艺复兴时期以后的博物馆、美术馆越来越具有公共性的特征,日益具有广泛的社会功能。所谓日益广泛的社会功能,其含义在当代世界中有着极为丰富的内涵,其中与公民社会的发展有着越来越紧密的联系。在中国,美术馆、博物馆事业历经近二十年的飞跃性发展,所取得的成就举世瞩目,但是所存在的问题同样巨大:价值观念的混淆与模糊,体制干预难除,在市场操控下学术精神萎缩,行业规则与管理体制不健全,对公民社会建设的真实介入和影响甚浅,真正的美术馆文化远未形成……或许可以说,与有悠久历史和深厚文化根基的西方美术博物馆行业相比,中国的美术馆事业尚在起步阶段;与深受美术馆、博物馆叙事所影响的西方当代社会相比,中国社会仍然处于迈向迎接真正的美术馆时代的路途上。而有些人已经迫不及待地命名的所谓的“后美术馆时代”,实际上只是处于地平线上的海市蜃楼。
王璜生的《作为知识生产的美术馆》(中央编译出版社,2012年11月)是作者作为美术馆馆长长期从事美术馆管理工作、大型艺术展览的策划以及艺术史论研究的研究性文集,收录各种专论、演讲、评论、访谈等文章。在多种文本语境之上,作者提出了一个核心命题:美术馆与知识生产的关系,这是中国的美术馆学针对现实状况在学理思考上的重要突破,而且对这个命题的深入思考必将进一步推进“作为公民社会建设的美术馆”这个问题中去。由于该书作者的专业背景,其学术研究路径明显地具有在实证经验基础上进行学理探讨的鲜明特征;同时该书在核心命题之下的一系列问题探讨中也呈现出许多敏锐的问题意识和实践意识。在“自序”中作者自言:“从美术馆与知识生产的关联、展览策划、典藏研究、美术史研究等几个角度切入,结合我历任广东美术馆和中央美术学院美术馆馆长的工作经历,梳理在美术馆行业内行走多年的经验,剖析国内的美术馆和策展机制的问题和特点,勾勒和揭示了美术馆台前幕后的工作、理念、彷徨与坚守、思考与突破,同时也收录了我近年来美术史研究的个别专论等,希望立体呈现一位美术馆从业人员对于"知识生产"的认识与实践努力。”本来,“这对于国际通行的美术馆知识来讲,是再正常不过的关系和常识了,美术馆就应该具备知识生产的能力,它的机制就应该是为知识生产而构成的。但是恰恰这样的常识和话题,在中国却可能是具有很强的针对性的。国际上,特别是欧美,很多美术馆早已实现这样的基本职能,并完成这样的历史阶段性使命,而现在,他们更重视和更多的是转向探讨开放的知识结构和大众之间的关系。但是在中国却远远还没有解决美术馆基本的知识生产职能问题。我们看到中国绝大多数的美术馆都是在被动地展出,谁要来做展览就收了场租,让他自己做去……”(第41页)只有在这种语境中,才能理解提出“美术馆与知识生产的关系”这个核心命题的重要意义。关于这种关系,作者认为,"知识生产"是美术馆的核心动力,是美术馆的发动机。……而更确切地说,美术馆应该是一个"知识生产"的综合体。”(第13页)
另外同样值得关注的是,正如
日本当代著名摄影艺术家杉本博司的《直到长出青苔》(黄亚纪译,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12年5月)似乎可以作为美术馆的精神文化内涵的一种诠释文本,这位集摄影家、古美术品商人、建筑师于一身的艺术家在他的作品中所关注的核心问题是历史记忆、文明价值、视觉传达。这本文集以他的摄影随笔、艺术评论和历史随笔为主,文字中同时渗透着视觉的审美意识和历史玄想,而其根基则是从收藏古董中大量积累的知识和体验。他说在写作中,那些文字像亡灵般显现出来,在阅读这些文字的时候确实感到有这种气息。他对古艺术品的理解与欣赏带有强烈的精神性体验,如对南无佛太子像,“我深深沉迷于这种绝对不可能存在的时空矛盾表现,如同迷恋女性般,对这尊太子像入神喜爱”(第143页);对摄影中的蜡烛,他感受到历史、自然、真理等神秘幻象所带来的启示,而对日本历史的沉思,可以使他认为日本历史是一个凌驾在时间之上的世代,“直到长出青苔”似乎是一种难以言表的意象。
【编辑:王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