艺术策展人是如何工作的 2013-02-02 14:54:30 来源:金羊网-羊城晚报 作者:钟刚
1月27日,展览“捕捉——以OCAT出版为主体的思考”与“惯例下的狂欢——以深圳OCT当代艺术中心为案例”在深圳OCT当代艺术中心开幕。前者讨论的中心是OCAT成立八年间编辑的系列出版物,也是该机构过往展览的一次梳理。

采访方法

看出与艺术家的关系

作为黄专策展团队的梯队成员,王景、卢迎华等人的采访方法就与黄专有较大的差异,这不仅可以看出他们的方法论的差异,也可以窥探出她们作为策展人与艺术家的“相处”。

王景是一位“80后”策展人,在展览出版物《去》中的采访,她和工作伙伴满宇使用的是MSN这种媒介。相比黄专、巫鸿的“正式”采访,王景的采访是随性的,呓语式的,其中充满了“嗯”“88”甚至“对方发来一个振动”等网络符号和用语,她(他)们选择将这种碎片交谈“正式”出版,完全可以视作是一次对古典的、仪式化出版的消解和反动。当然,由于出版物的碎片化也导致出版物的诸多功能丧失。

OCAT的艺术总监卢迎华则是以另外一种方式来对待采访。“小运动:当代艺术中的自我实践”是以众多的采访集束起来的艺术项目,刘鼎、卢迎华、苏伟等人在北京、上海、南京、广州等人拜访了多个艺术组织,进行了采访和摄像。

但在展览出版物中,策展人/编者独独将采访抛开,无论是艺术家还是撰稿人都是以文本面目出现,策展人以此体现他们的平等和民主,但对于一项有效的学术研究而言,耗资耗时的采访对展览工作的推进之间的关系又是怎样的?

策展人是作为采访者进行多次寻访,而作为编者的采访者又通过约稿的方式邀请其他撰稿人参与,这样的错位工作方式是否有自相矛盾的地方?

面对这个问题,策展人当然可以有自己的解释。但无论如何,这仍然会是一个价值判断的问题。相比巫鸿、黄专、王景将采访出版不同,卢迎华将事先张扬的对话抛开,这可以看出她更看重策展人/撰稿人对个体实践的的阐释权。

即便在出版物的字体上,策展人的文章字体也比艺术家、撰稿人的文章字体要大,这足以显现策展人/编辑在出版物这个建构起来的空间中的权力控制。

刺探出

当代艺术展览中的隐情

当然,采访只是一项工作方法,无论对于记者还是艺术工作者,通过提问进入艺术家的星空,都只是为了以更进一步的“技术”来完成报道或研究。但是,怎样提问,提了多少问题,问题中有什么关键词,关键词发生了什么变化,怎样处理采访在一个展览出版中的位置,又都泄露了策展人的工作机密。

巫鸿就曾在《张洹工作室》中就提供了一个设定:“当代艺术中(或者任何艺术中)并不存在一种普遍的、绝对的‘艺术家’,而是存在着艺术创作的多种机制和模式,是这种机制和模式决定了艺术家和艺术品的关系,因此也就决定了艺术家和艺术品的多种含义”。

采访同样是策展、出版机制中的重要一环,它是一个切入口,是艺术家和策展人关系中一条重要通路。对通路的分析,正好提供了了解“策展工作是如何开展”的线路图。

我也相信,在一个气氛诡谲的当代艺术圈,这条被遗忘和被轻视的山中小径,比很多有野心的笼罩理论更能刺探出当代艺术展览和出版中的隐情。

【编辑:冯漫雨】

表态
0
0
支持
反对
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