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丰年》
他是在齐白石艺术大门里行走的忠实门徒,他是敢于创新、用自己的心血投身于艺术创作的学者。在当代的书画界,很多人都知道张连刚能熟练地驾驭齐派各种题材,花鸟、虫草、山水等不同的绘画题材,在其笔下都能融会贯通,作品达到水墨与色彩的高度统一,粗看率真遒劲,细赏细致文雅,意境无限。
古风吹尽新气来
张连刚
“写意”是中国画的灵魂,张连刚的花鸟画主张“不求形似求神韵”。他的花鸟画布局巧妙,用墨大胆,施色准确。时而跌宕起伏、时而婀娜多姿。在绘画创作中,张连刚十分注重水墨晕染与线描的融合,运用多种墨法,加之随机生发的动感线条,使作品既雄浑厚实,又异常滋润灵动,令人耳目一新。
张连刚幼喜绘画,初习山水画,临摹数年,略具其形。后上溯宋、元、明、清诸山水大家,得其笔墨苍莽之至,渐悟其妙。进而转习花鸟画,多从齐派大写意入手,心追手摹,不久,形神略具,初露锋芒。1979年得齐白石大师弟子、花鸟画名家傅石霜赏识,纳为入室弟子。傅石霜画法得齐白石真传,笔精墨妙,气象博大,一时名满京华。张连刚得窥齐派艺术堂奥,取法乎上,渐得大写意三味。后受老师点拨,又苦心钻研八大山人、吴昌硕等大师技法,融会贯通,为己所用。
古风吹尽新气来
艺术的发展是在传承的基础上完成的。张连刚继承传统艺术,形成厚实的艺术功底,作为齐派传人,张连刚大量临摹和研究白石老人及恩师傅石霜的作品。在坚持师承的同时,张连刚对吴昌硕、八大山人、扬州八怪等大师的绘画风格也颇有研究,造就了他绘画风格的多样性。从绘画的技巧和习惯上不难发现,张连刚领悟了众家所长,齐白石之墨色浓烈、八大山人之意境清峻、吴昌硕之气概豪迈,均汇之于毫端。
师古人之心,不师古人之迹。张连刚的绘画之路并没有墨守成规,他十分推崇明代水墨大写意画家徐渭所追求的“不求形似”,对徐渭的画法有透彻的理解,而后在艺术创作中,张连刚也就拥有了更加广阔的发挥空间,他用黑与白、深沉的水墨与优雅的青绿,晕染出一片迷离恍惚的绮丽情景。
作为齐派的传人,张连刚在绘画技巧上有独到的见解:“用写意方法画蛙,要抓住蛙的特征,用笔宜活,用墨宜润,用简练的笔墨技巧画出蛙的各种神态;画雏鸡以点为主,组合造型,体态椭圆,画身体部分要突出墨色变化,喙、爪点睛要突出书法用笔的效果,掌握了基本技法后,运用过程中不可拘泥、要灵活多变,以求画出雏鸡活泼可爱的神韵。”这些绘画技巧的阐述,不仅是画家多年艺术实践的总结,亦是画家对中国传统绘画艺术在理论上的探索。
古风吹尽新气来
张连刚擅于用勾勒、点簇、泼破、皴擦、冲撞乃至渲染等手法创作花鸟画,通过熟练而生动的绘画技巧,将自己对绘画创作的深层次理解和感悟,十分自然地还原于自然山水之中,因而画面具有宏大祥和、静谧而又生机勃勃的美感。从而为观赏者提供了极佳而又新颖的视觉效果,令我们在观赏他的花鸟画过程中,情感得以陶冶、修养得到升华、智性得以提升。
值得一提的是,张连刚擅长以“诗意”作为绘画主题,营造充满生活气息的意境。他的作品笔墨粗犷、色彩清丽、可见其十分注重水墨晕染与线描;构图简练、新颖别致,奔放处不离法度,精微处亦见气魄。每幅作品看似不经意间一挥而就,实则从谋篇布局到施墨敷色,处处可见其良苦用心。
在精心创作的基础上,透过画面上情与景、意与境的相互交融,张连刚的作品向我们传递出一幅幅充满生活气息的诗情和画意。从而使欣赏者和艺术家产生共鸣,形成一种细腻感人的凝聚力,一种清新隽永的生活气息、一种别具时代感的蓬勃生机。正所谓写生不是写其表象,而是写其生命。
画家追求的是修养,作品显示的是境界。正如张连刚的作品呈现出的意境一样,他的画博大、深沉、不张扬、不谄媚,是对宇宙自然存在的真实再现。从他的花鸟画作品中,我们既可以看到画家驾驭笔墨玄奇神秘、引人入胜的一面;更可以体味到画家内心深处格调美、神韵美、境界美所诱发出的心灵的震颤。
张连刚
艺名霜红、号无怨山樵,曾拜齐白石弟子傅石霜为师。他现任北京齐白石艺术研究会常务理事、中国文联书画艺术中心创作员、文化部老艺术家书画院理事、北京九洲书画艺术研究会副秘书长、农工民主党北京东方书画研究会副秘书长、皇城中国书画研究院院长等。
【推荐阅读】
【编辑:田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