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鹏举:赏陶识瓷 2013-02-06 11:59:31 来源:新浪收藏 作者:陈鹏举
说到鉴赏家,我想历来会让人想到与故宫、博物馆相关的那些人物。故宫、博物馆的藏品,是悠远历史的孑遗,是我们祖先精神与物质曾经达到过的一个景致。到了现代,能把它们来龙去脉说得很清晰的人物,被称之为鉴赏家。

陈鹏举

说到鉴赏家,我想历来会让人想到与故宫、博物馆相关的那些人物。故宫、博物馆的藏品,是悠远历史的孑遗,是我们祖先精神与物质曾经达到过的一个景致。到了现代,能把它们来龙去脉说得很清晰的人物,被称之为鉴赏家。譬如耿宝昌、冯先铭、朱家溍。他们的书让人们很感动,书的景致也很寥廓,让人正襟危坐地读,读得以为这些 写书的人,一定是烟霞供养。

然而,让人感动的东西,不会永久地被深藏在庙堂里,兵戈,灾难,会让它们散落四方,而且让人感动的东西,并不止是庙堂里的那一类。广阔的民间,千万年来养育了许许多多。民间的古玩,首先让人们原先对遥远历史的敬意变成了水乳交融的亲近。故宫、博物馆的不可替代,在于它在老百姓的心中升起一种对历史的神往。而民间地摊的不可替代,在于它让那些历史的孑遗在今天老百姓的手中流转小住。故宫、博物馆的馆藏总是让人距离三尺远,民间的收藏却总是让人无限真切地看清它的面目。一些年里,我经常浏览上海出名的福佑路工艺品市场。那市场其实是买卖古玩的地摊。虽则大部分是仿制品或是成交价不高的,但内中不时冒出一些历代民窑精品,和各色有价值的书画,杂件。大概谁也不去狂想内中会有故宫、博物馆馆藏级的文物出现,但历代民间的精品,实在比那些供帝王把玩的官窑器,更让人感觉生动。民间生生不息的收藏,让一批人成了民间的鉴赏家。这是有别于故宫、博物馆的另一类鉴赏家。故宫、博物馆的鉴赏家鉴赏古玩从真品开始,而民间鉴赏家鉴赏古玩是从赝品开始的。故宫、博物馆的鉴赏家大概无心甚至是没有信心到满目赝品的地摊去寻觅真品,而民间的鉴赏家却能很轻易地从赝品堆里挑出一件宝物来。因为他们有丰富的地摊经验,甚至知道赝品的老家各各在哪里。而且民间的鉴赏家也清晰地明白收藏还是一门长钱的活,他们能如数家珍地随口说出每一件古玩的市价行情。我在地摊边见过几位很出色的民间鉴赏家,他们不少方面的眼力不会输给故宫、博物馆的鉴赏家。高阿申便是其中很出色的一位。

二十多年前,高阿申还在甘肃平凉讨生活的时候,曾经从废品堆里买回一枚相貌平平的铜镜,而这铜镜是至今传世的几枚殷商铜镜中的一枚。高阿申曾在《文物》杂志上介绍了这一珍品。九十年代初,高阿申开始了他收藏鉴赏我国历代瓷器,特别是明代瓷器的心醉神迷的岁月。他获得了很大成功。他在解放日报《文博》版上的一系列花心血的文字,在国内权威刊物《收藏家》上发表的长篇论文及数十幅藏品照片,开始确立他作为一个出色的民间鉴赏家的地位。故宫、博物馆的鉴赏家,大都也是出自民间的。高阿申和他们的区别,或许仅在于他至今还在民间。

我很愿意向读者推荐这么一位至今还在民间的鉴赏家,因为他几乎与我们这些现今喜欢古玩的人同时开始收藏和体味鉴赏。他或许只是比我们中的许多人前进得快一些。而他的经验和教训,对我们来说,或许更贴近更感同身受。

八年前,高阿申赠我一个相貌很粗拙的宋碗,我由此开始神往过去。如今读高阿申的这部书和欣赏书中数十件作者藏品的照片,我的神往心情,更浓烈了起来,不知你看了这部书后,心情是否和我一样。

【相关链接】

陈鹏举:收藏是件深情的事

陈鹏举:浮躁的世态下很少人从中国画本身出发

【编辑:田茜】

表态
0
0
支持
反对
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