展览现场 ocat供稿 摄影师蒋涛
卢征远
记者:请介绍一下此次的参加“第七届雕塑双年展”的作品《卢:“我可以把它悬挂在悬崖上吗?”卡:“不,但其他的都可以”》。
卢征远:这件作品“官方”的说明是:“这是一件与莫瑞吉奥·卡特兰合作的作品,源于一件真实的事情:我在接到双年展策展人的邀请并开始着手工作后,有某天晚上,碰到了卡特兰,开始与他聊起创作作品,在经过愉快并激烈的过程后,我们完成了一件合作的作品。虽然这些发生在梦里,但我还是清晰的勾画出了草图,并计划在这次双年展中呈现。
作品由两部分组成:一部分是巨大的透明悬崖,在悬崖上面有一段无法阅读的霓虹灯文字;第二部分是我对关于这次展览的概念,策展人趣味,可能参展的艺术家和作品,未来展览现场的效果,面临的语境等周遭想象的文字,这些被手写在悬崖上。”
虽然这里面有些像梦一样的看似不可触摸的部分,但还是很能表达我的处境的。所谓的“日有所思,夜有所梦”。比如我对艺术或者说创作的焦虑,对艺术价值,作品的评判标准等的不确定,所处方位感的迷失,对周遭环境的猜想,对艺术系统的窥探。同时我也借用了这样的一个“壳”,让这样的叙述变得扑朔迷离。
记者: 请介绍一下自己系列创作的脉络,系列作品之间的起承转升关系以及转变的原因。
卢征远:我的作品大体看似比较随性,但其实是有方向性的思考和共通的气质。画如其人这话没错,我的性格里面有很多多面性和矛盾,作品也是。
我的教育背景是一个比较标准的学院系统,当然在今天我们需要重新定义“学院”这两个字。我考前受的是美院油画系的训练,大一在造型基础部,素描、油画、摄影、书法等等都学,本科是写实雕塑,研究生是当代艺术方向。大概在本科毕业创作才开始进入到一种创作的状态,那时候创作了《天堂》(精神病患者)的写实雕塑。研究生时期开始后,一方面在思考如何把之前的写实雕塑技术更好的应用到创作中来,创作了一系列有模糊故事情节的人物雕塑;另一方面在接受大量的各种媒介材料的讯息,思考和实践其它的表达,开始零散的进行尝试。在隋建国老师的指导和大量讨论后,开始着手100天100件作品的实践,这也是后来《84天84件作品》(尤伦斯个展项目)的雏形。在这个高压高强度的实践后,我开始积累自己的气质与工作方向。在此之后,创作了《谎言》《谣言》《无穷》《物质无题》等摄影和绘画作品,已经不局限于雕塑,并开始拓展自己的媒介和语言。到了2010年,毕业后,在我已经能比较熟练地把握“从观念到呈现的过程”时,我决定重新把自己抛在荒野悬崖,采用的方式就是用曾经折磨过我的“每天做一件作品”。我觉得在做作品的时候需要一些“不安定感”才会让我有过瘾的感觉。于是又开始进行着对自己的挑战。
记者:2010年底-2011年初你在UCCA的《84天,84件作品》系列让你声名渐起。在这种介于行为艺术和创作之间的行动中,你试图扩展艺术表达的边界,并打破艺术展览机制的常规,将自己日常的偶发灵感以及作品形成的过程直接拿来展示,所以,“在日常生活中挖掘可借以挑战艺术体制的元素”是你近几年在创作中的思考点和关注点么?
卢征远:谢谢你这样说,这样描述的话“挑逗”可能比“挑战”更准确,这里有个态度的问题,“挑战”对我来说可能有些沉重,我不希望作品太“紧”,也不希望作品太“顺利”,希望看到的作品气质是看似有些随意,但又包含几分苦味和拙气,能在里面找到真正的自己,这样就很棒了,不想故意去碰“大问题”,当然偶遇除外。可能我这样讲得有些虚。
记者:“每天一件作品”系列中的每一件“作品”或者“点子”,仅仅是《84天,84件作品》这一整件作品中的一个元素吗?有没有一些作品在后来被继续深入并做成比较完整、成熟的作品了?
卢征远:“每天一件作品”系列中其实是没有“点子”的,都是通过实践地在做,且每个作品本身相对完整,无论是“好”或“坏”。遗憾的是除了少许,少有人了解84天84件作品里的具体作品,而多是在外围对“每天做一件作品”的概念作讨论,其实具体的作品有值得一读的地方。如果我只是提出每天一件作品的概念,而每天只是随便拿一件物品即说是作品,而不是每天焦躁如麻苦心创作,每天都生活在创作的感受和焦虑中,作品可能就会索然无味。
记者:对第七届雕塑双年展策展理念的认识,以及主题“艺术不是一个体系,也不是一个世界”的看法。
卢征远:这些一厢情愿的猜想都写在我这次参展的作品上了(详见悬崖上的银色文字),呵,如图所示。
记者:入选此次展览的感受如何?最后的展览效果觉得怎么样?
卢征远:入选此次展览的感受如其他展览一样,我不歧视我的任何作品哈。效果还是比我的预期要好,展览方和策展人都给与了极大的支持。
记者:因为此次入选艺术家都是跟三位策展人全球工作和旅行的目光所及,所以每一位艺术家都是策展人深入了解的,根据你和策展人的交流对话,您认为自己作品的哪些特点是入选和得到认可的原因?
卢征远:有一种实践的勇气,如策展人卢迎华在写我的文章里“如果艺术批评意味着既感性地体会和与读者分享艺术家的创作又提供理性地解读和分析的话,在书写和讨论卢征远创作的时候,我更倾向于前者的方式。我更无意归纳和总结艺术家的创作和思考。在阅读卢征远为他的作品写下的描述和提供的概念时,我能感受到艺术家在创作的过程中不断地调整和试图接近认识艺术和事物的本质的强烈欲望。这也许是100天的持续创作激发和培养出来的,但它的持久性和深入的渗透能力却是不可低估的。在这种创作中所形成的思考方法超越了艺术的形式和边界,它甚至可以成为掌握认识事物的一把钥匙。”。
可能就是这样一种持续不断的、持久的渗透力感染着他们,也让我的艺术创作保持活力。
记者:此次展览的空间设计和展陈编排都很有特色,新鲜、独立、自由。是否注意到这一块?
卢征远:的确,这次的展览的空间设计和展陈都很用心在做,包括作品的布局,而且有很好的效果,整个展览都很精致讲究。跟他们这个策展团队的上一个展览“小运动”有一样的好品质。
记者:当代艺术中,观念在作品中分量越来越重。艺术作品一定得有深邃巧妙的想法,但是当下很多作品对现代科技手段、对现成品、对“观念和点子”的依赖,也在昭示着一种危机。您是否考虑过这个问题,对此有什么看法。
卢征远:不是很理解问题中的“昭示着一种危机”是指什么。任何时代的任何事物都会随之有所改变,当然我也不完全同意历史进步论,就如同光学的进步推动了印象派的外光绘画一样,现成品和科技手段,包括观念的提出(这里的观念概念也不准确),都是自然的事情,具体发生背景及原因我就不啰嗦了。论不上危机与否,起码对我这些并不是问题,也构不成思考的理由。
记者:你是雕塑系出身,对作品中“手工制作”的涵义和价值应该理解得更深刻。对艺术作品手工性与观念性之间的关系,你有什么样的认识和看法?
卢征远:首先手工性与观念性之间并无代沟,如果说手工制作源于双手劳动,那么观念就源于大脑的劳动。观念性从广义来讲无处不在且存在由来已久,而“观念艺术”是特指艺术史中某一流派门类,没有艺术家没有“观念”就创作的。创作的过程中有物化方式,这其中包括手工制作,现成品使用等,各属于两个阶段中一员,非全部。我想是否应该画几个圈图表示位置关系及交集。
记者:这个展览结束以后,你接下来的展览安排和活动计划?
卢征远:下半年的计划:白盒子艺术馆的个展,美国的一个个展,四个大型群展。我想少一些重复性的展览,让自己更好的专心于工作。
【相关阅读】
【编辑:李洪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