留英访谈:学生作品入选华人艺术家双年展 2013-02-20 10:22:01 来源:BBC英伦网 作者:子川
山西男孩黄海曾经在英国几家院校攻读电影、设计和插画专业,目前在伦敦艺术大学旗下的切尔西艺术学院(Chelsea College of Art and Design, University of the Arts London )攻读纯艺术本科。黄海融合中国传统元素的丙烯绘画作品正

子川:你正在首届旅英华人艺术家双年展上展出两幅画组成的作品《门神》,有什么寓意?

黄海:有两方面。一方面是我的个人兴趣。我来到英国留学之后,开始回看中国传统的一些东西—因为身在其中的时候无法清楚地认识传统文化的状态,而离开之后对这些的兴趣愈加浓厚,尤其是民俗方面的东西。我又不太喜欢书本上教的那些传统,就开始进行自我的总结,我觉得没有必要循着别人的路子走,而是自己主动去了解、感受。

《门神》中表现的人物是中国传统民俗中的,起初是想用更西方、更时尚的方式来包装它们。后来,通过研究,我发现可以把当今的社会元素放进去。我在这套作品呈现的就是军队在民间的形象。

在中国古代,门神就是最著名的将军,是百姓对著名将领的崇拜,因为他们觉得这些人可以保护他们的家。而今天,百姓认知的将军都是谁?我发现,由于媒体的发展,经常曝光、被大家认识的并不是真正的军人,而是演绎出来的军人。

我的作品中人物拿的都是乐器、扇子等道具—他们实际上只是演员、歌手,但他们的形象却是军人的形象。我表现的就是这样的一种社会现象。

子川:你的艺术风格就是中国传统文化元素与自身看法的融合?

黄海:对,一个是表现手法,一个是主题内容。我目前正在尝试做一系列这样的作品。

子川:在双年展上展出的作品风格各异,参展艺术家也涵盖了各个年龄段,参加这样的展览对你有什么帮助?

黄海:我觉得参加双年展是一个非常好的学习机会。在展览上看到很多艺术家的作品给我一种眼前一亮的感觉,有时候看到的是我以前完全不知道或者想不到的手法,想尝试而又不知道应该如何去尝试的东西。对于我这样的年轻人来说,看到这么多艺术家的作品有非常大的帮助。在展览上,我还有机会跟很多艺术家交流,了解他们如何构思作品,了解他们的创作过程。

同时,参展的艺术家都是华人。华人的思维跟西方人的思维很不一样,而我们在国外读书时,通常是西方老师讲西方艺术家。因为生活环境和文化背景不同,我们很难做到完全理解西方人的思维方式。而参加双年展的都是华人艺术家,大家更容易互相理解,也便于交流。对我来说,也是一种提携。

子川:其他参展艺术家中有哪些是你之前就喜欢的?

黄海:这些艺术家我都很景仰,他们的作品我都看过,也很佩服,凭我目前的能力是做不出他们的水准,所以我很向往有一天能够达到他们的水平。比如,盛奇老师的创作风格是典型的波普艺术风格。相比之下,我的作品显得有点“杂”,因为受很多方面的影响。

盛奇老师的作品很单纯,但是非常明了,风格非常成熟。像我这种处在探索过程中的人,需要很多这类的借鉴。还有一位参展的台湾青年艺术家张硕伊,他展出的是装置作品。装置一向是我的弱项,我很少做这方面的东西,所以他们的作品非常吸引我。双年展开幕式上,我特意找他交流,了解他的创作过程,对我有很大的启发。

子川:你现在面临毕业,之后有什么计划?打算一直做艺术吗?

黄海:艺术是我要长期做的,但我可能也会尝试一些其它的东西。对刚出道的年轻人来说,只做纯艺术的话在社会上立足的成本会比较高。多做其它尝试对我将来做艺术也会有帮助。我可能会做一些展览,毕竟,搞艺术需要更多的阅历和见闻,所以我准备通过做展览来多接触社会。

【编辑:徐瀹槊】

表态
0
0
支持
反对
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