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路走来》
《两小无猜》
画家简介
毕业于中央美术学院的孙晓材,现为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并担任海淀区美术家协会副主席。他长期以来致力于中国绘画的创新与探索,综合借鉴了油画、雕塑、版画等视觉表现手法,形成了在宣纸上创作“油画”的艺术风格。
孙晓材的绘画创作在中外画坛上可谓独树一帜,是具有代表性的创新艺术。
从绘画本体上看,孙晓材的绘画是力图“打破水墨”从而“融会中西”的,他的作品是中西绘画美学融合后的视觉形象呈现。可以说,他的中国画创作是一种“综合的创新”,给予观赏者一种“综合美感”。
中国画以“水墨为本”,这几乎是千年的古训。孙晓材认为,在中国画绘画材料上应打破固有的“水墨”这一界限,把西方人的美学理念与东方人固有的思维方式结合起来,这一探索的思路,被众多学者称为“综合画派”。
孙晓材通过中西绘画美学之间的“混合与比较”,独辟蹊径,这种探索表现在诸多方面:
其一是“线的弱化”与“面的强化”。吴道子之后的中国传统绘画,“线”的审美作用被凸现了出来。这与“书(法)入于画”的传统息息相关。然而,中国画的水墨表现,未必一定要以线为“骨”。孙晓材的创新在于反其道而行之,他走上了以面为主、以线为辅甚至根本摒弃线的绘画道路,这就可能把油画的处理技法糅合进去。西方传统油画并不注重线,但比较注重呈现“面”的肌理。孙晓材的中国画吸收了西画的特点,一方面通过中国画的笔墨来呈现一种“表面的肌理”,这种平面的肌理效果反倒是油彩所不能达到的;另一方面,通过画面所表现的人物造型来呈现一种“隐含的肌理”,让观者产生一种与中国传统文化那种质朴感相关的视觉联想。
其二是“墨的强化”与“水的弱化”。在“水”与“墨”两者之间,孙晓材更青睐于后者,注重墨的渲染。这是因为,孙晓材自身不仅本来就有油画的研习根基,而且,“墨”这一维度更与西画相通。一般而言,“水”的灵性非常适合于表现中国的苍山嫩水,而“墨”也要凭借“水”的滋润,这样画面上水墨的痕迹往往透露出一种流动性和偶然性,从而使得绘画成为中国人的“心印”。然而,在孙晓材的绘画中,运用的主要是干墨焦墨,通过墨的干与燥来渲染出绘画对象的服装、皮肤、毛发的质感。而且,与中国传统绘画那种“一挥而就”不同,孙晓材则通过反复施墨来缩小画面的偶然性,把水墨的属性减弱到最小,充分运用油画的属性来表现审美客体。
其三是“中国画的神韵”与“西画的立体感”的融合。虽然,孙晓材的画借鉴西画的成分着实不少,但是一看便知是中国画。这不仅是由于作者都是以中国人为题材的,而且,孙晓材还运用了国画的“知白守墨”的布置手法。这些中国画中的人物,几乎都是被置于“留白”的空间之中的,即使有背景的点缀也是相当抽象的,的确达到了“计白当黑”的效果。孙晓材在“综合”传统绘画优秀技法的基础上,形成了自己的艺术风格。他综合诸多表现形式,用新的审美理念和审美情趣,打造了独特的艺术语言。
【相关阅读】
【编辑:李洪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