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春将至,出门在外的学子、游子、上班族、打工仔……从四面八方纷纷返乡,越过村外年久的石拱桥,绕过村口熟悉的泥巴墙,踩着小弄里亲切的石板路,到家了。乡亲重逢、家人团聚,好不兴奋。贴春联、鸣花炮、踩高跷、舞龙灯、闹元宵……春节到了。这一刻,平日里倍受冷落的传统审美瞬间被激活,被现代文明覆盖的那份传统记忆被迅速唤起,一度放逐的倦怠精神突然找到归宿,获得如释重负的轻松感和难以言表的幸福感,一股暖流涌向心头。
春节是中国百姓在这个特殊的季节利用农闲时间自发形成的民间文化习俗,通过祭祀神灵、祭奠祖先和各种喜庆活动,除旧布新、迎喜接福,祈愿来年风调雨顺、五谷丰登,也给家庭成员之间、家庭之间、家族之间营造了一种团圆、平安、融洽、温暖、祥和的生活和文化氛围。春节传统历经千百年的自觉演化和自然积淀,形式丰富多样,内容异彩纷呈,形成了独特的审美气质,虽经无数代的朝野更替,历史变迁,依然传承不息。
春节的活动形式中所包涵的丰富民间美术内容,与富丽堂皇的皇家院体画和优雅超脱的文人画一样同属传统美术的重要组成部分。传统文人画和院体画早已成为历史,只留下了陈旧的实物资料和古老的文字记录。而一些民间美术的形式和内容,在一些地方基本上保留着原来的存在方式和原生态的发生形态,在远离闹市的小乡村,在传统的节假日,尤其在一年一度的春节,原生态的面貌更清晰可见。写春联、画门神、印制木板年画、剪窗花、绣花鞋、糊花灯、扎龙灯……在春节中出现的这些民间性的传统审美形式,具有活化石般的文化价值和意义。虽然艺术创作所运用的材料只是生活中常见的木、竹、布、纸等,但材质的背后是一种朴素、单纯、真诚、积极的生活态度。淳朴的特质、平淡的视角,以及崇尚“和”的精神与意识,把创造者和参与者共同带入祥和、喜庆的精神世界。作品中五彩斑斓的福禄寿喜、寓意和美的人物故事、富有情趣的花草虫鱼、宁静祥和的山水云石、充满诗意的亭台楼阁等等,不仅记录着百姓对生活的期盼和新年的祈祷,而且记载着从先祖那里传承下来的那份传统审美。这种审美气质体现了中国式的家庭伦理观和社会价值观,也反映出中国人独有的精神寄托和情感表达方式。
然而,随着现代化新农村建设的高潮迭起和传统栖息空间的日渐萎缩,新春传统习俗和娱乐形态开始全方位的消退或变异。新春审美形式在日益翻新,传统审美的内涵逐渐流失。当现代的水泥新房完全挤占了老旧的土木屋,当城市化或西化的文化场所完全替代了传统的娱乐坏境,当呆板而缺乏个性的印刷体春联替代了鲜活而亲切的手写春联,当塑料纸印刷的影视明星照替代了手工印制的套色木板年画,当年轻人网购的现成灯笼替代了长辈亲手编制、黏糊、喷蜡、描绘的花灯,当庸俗的人际关系替代了在欢乐互助中建立的和谐集体,当整日吃喝玩乐甚至通宵赌博的心灵空虚替代了一家人其乐融融的精神满足,当崇尚西方文明而缺乏传统审美滋养的现代民工替代了老一辈农民登上了生活的舞台……春节传统的审美气质将面临灭顶之灾。
人们在呼唤保护祖祖辈辈遗留下来的古建筑的同时,却忽视了写春联、画门神、印制木板年画、剪窗花、绣花鞋、扎龙灯、糊花灯……这些仍然发生着的活的遗产。而要保护这份活的遗产显然更为艰难,不仅需要对春节传统外在活动形式进行保护,更重要的还在于保护传统审美的内涵,保卫春节传统的审美气质。这恐怕需要从幼儿的美育开始,引导下一代从懵懵懂懂的幼儿阶段就去亲身体验春节传统的活动内容,注入传统的审美基因。如此,登上生活舞台的新一代,无论接受怎样的新思想和新理念,无论走得多远,最终都将找回心灵的归属。
【编辑:陈耀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