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海涛:中国策展档案与生态特征1989-2012 2013-02-25 14:12:37 来源:99艺术网专稿 作者:张海涛
展览的艺术史脉络和策展人的个人策展脉络、对新艺术现象和趋势的敏感、对参展作品的价值和相互联系作出选择和判断、展览放在文化和现实的背景中寻求针对性和意义、对艺术本体的方法论和直觉感受的敏锐度、策展人独立和包容的态度,都是展览价值体现的元素。

“后感性:异形与妄想”展 孙原+彭禹作品《Honey,床》

策展人对展览价值的判断与生态建构是我写此文的主旨。展览的艺术史脉络和策展人的个人策展脉络、对新艺术现象和趋势的敏感、对参展作品的价值和相互联系作出选择和判断、展览放在文化和现实的背景中寻求针对性和意义、对艺术本体的方法论和直觉感受的敏锐度、策展人独立和包容的态度,都是展览价值体现的元素;另外策展人还需要具备不同于评论家和艺术家的素质:即对展览综合的调控能力、实施能力和推广能力。目前国内策展人逐渐群起,而展览的机制仍然需要完善:如策展人的专业性的培养、策展人的生存机制、展览资金来源、资源整合能力、展览程序的细化和分工等构成展览的生态链条都需要形成体系,现在很多的展览还是各自以“潜规则”行事,且很不规范,策展人的生存和发展处境也很尴尬。

中文“策展人”一词由台湾艺术评论家陆蓉之从英文“curator”展览策划人翻译而来,“独立策展人”20世纪80年代或更早开始在香港、台湾等地区及海外华人范围内使用,20世纪90年代开始引入中国大陆艺术界并在近年广为采用。本文所讨论的展览主要是具有独立精神的艺术策划。“艺术展览体制与生态”关注与这些艺术作品的展览相关的策划机制和操作规范。而策展档案对于中国策展生态的历史归纳也是目前所缺失的。此文不是1989-2012详细的文献整理或大事记,因此文章史料不是以“全”为目的,主要目的是想归纳1989-2012年期间出现的策展艺术特征和所需要完善的艺术生态(机制)问题。

一、1989—2000年策展的生态与特征

20世纪以来策展人在中国的影响越来越大,中国的当代艺术迫切地迎来了策展人时代。89现代艺术大展团队的集体组织,1992广州双年展批评家的评选,其实是策展人时代的萌芽期,那时策展机构只是被大家称为组委会或评委会,组委会成员也都以批评家身份为主,国内90年代中期策展人开始投入策展,内陆的展览海报上才开始出现“策展人”三个字样,策展人也在中国世纪末美术史书上出现。

如果说“89年中国现代艺术大展”和“92年广州双年展”依然运用了全国美展延用的组委会或评委会的策展机制,只是将艺术家和作品换成了现代的。我们为什么还将89现代艺术大展和92广州双年展看作中国当代艺术策展出现的萌芽和标志,我个人觉得应从以下几个方面来说明这个问题:

一、89年是中国现代艺术走向当代艺术象征性的时间划界。从79年星星美展到89年中国现代艺术展走过了10年的激情岁月,其中虽经历了85新潮期间全国各地的不断迭起的展览和活动,但这些活动的策展意识还没有形成,更多的是组织意识和艺术家自我发起的状态,是策展早期出现的一种铺垫;

二、78—89年间的这些组织者缺乏策展的职业观念和展览机制;

三、89现代艺术大展虽在历史情境中有官方机构主办:如《文化:中国与世界》丛书编委会、中华全国美学学会、《美术》杂志、《中国美术报》、《读书》杂志、北京工艺美术总公司、《中国市容报》、《文学自由谈》杂志,但筹款方式和学术方向、参展艺术家都以“民间”为主体,也看出其具有当代的独立性特征。吕澎等评论家组织的92广州双年展的策展机制更大胆的借用民间资金和市场化运作方式,也是未来当代策展的重要机制之一;

四、这两个展览也是中国现实社会变革的重要反映:保守与开放、计划经济与市场经济强烈转型的时期,因此中国的策展发端不得不提到这两个展览,中国策展史也由此开始。

这里我们需要强调的是中国策展史不是展览史,这两个概念是不同的。展览的存在国内已有很多年,但策展史应从策展机制的专业性、系统性、观念性和策展人出现为标志的,它也是当代艺术出现的重要特征。89现代艺术大展和92广州双年展前后出现的组委会批评家后来大多数也成为了第一代重要的策展人。策展史与艺术史也不同,策展史不能等同于艺术史,但策展史将来在艺术史中起到主导性的作用。精英策展人和其策划的展览现在和未来都将写入艺术史,这也区别于89年之前的艺术史书写的结构,很多的艺术思潮和现象是靠策展来注册或推广的。策展时代也是一个越来越综合的时代。

89年现代艺术大展充分总结了80年代集体意识和哲学反叛的艺术特征;1991年范迪安、尹吉男推动的“新生代艺术展”则开始逐步体现个人在公共现实中的生存感受与生存状态;1990年费大为策划的“中国明天”展被视为第一次在西方国家举办的中国现代艺术展;1990年3月栗宪庭首创“政治POP”概念,后在 1993年他与张颂仁策划的“后89中国新艺术展”推动动了“政治波普”、“玩世现实主义”思潮,而且这次在香港的展览讯息上已出现了“策展人”的字样;1993年栗宪庭策划的“第45届威尼斯国际双年展”的“东方之路”展第一次将中国当代艺术带上了国际大型展览的舞台;1999年栗宪庭和廖雯策划的“跨世纪彩虹——艳俗艺术”展览,又一次推出了一个思潮。这些展览可以看出90年代另一个展览特征是艺术潮流和流派辈出:“政治波普”、“新生代”、“玩世现实主义”、“身体感受”、“艳俗艺术”、“卡通一代”、“后感性”等新的现象都在这十年出现,这些思潮都以展览的方式予以定位。

而2000后很难再出现这样主导性的潮流,这与2000年后信息社会多元纷杂、乌托邦的理想化消失和各自为政的个性化思想出现有很大联系。90年代除了这些高潮迭起的主导性展览,还有一些展览也具有代表性,如:1994年王林主持的“中国当代艺术研究文献展”第三回起到对当时当代艺术梳理的作用;1998年上海双年展开启了国内向国际双年展的发展之路;1999年吴美纯、邱志杰策划的“后感性”展览开启了艺术的感官禁忌体验;后与1999年皮力策划的“镶嵌”展、2000年栗宪庭策划的“对伤害的迷恋”、顾振清策划的“人与动物”展都具有代表性。(90年代很多重要的展览下文中还会有所介绍)

【相关链接】

张海涛:2000-2010中国行为艺术的生态和问题

张海涛:宋庄的生态艺术与艺术生态的焦虑

表态
0
0
支持
反对
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