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访王广义工作室:用艺术燃烧“无用的热情” 2013-02-27 13:52:21 来源:艺术银行 作者:赵晓梅
除了架上油画,王广义的雕塑和装置作品,诸如《唯物主义》、《VISA》、《冷战美学》系列,以及近期展出的《自在之物》等,都隐含着艺术家对历史、对世界等诸多现实问题的理性思考。其作品的学术性和创造的拍卖“神话”,使得王广义成为最具国际影响力的中国当代艺术家之一。

王广义

王广义

王广义,1957年生于黑龙江省哈尔滨市,“北方艺术群体”的创立者,亦为“85美术新潮”中最有影响力的艺术家之一。那段时期,有感于北方静谧、空旷的自然景观所带来的一种族群原始图腾的震撼,他创作出了最早的《凝固的北方极地》系列;随后对西方古典主义名画进行“图式修正”的《后古典》系列,以及作为其成名作的重塑毛主席形象的《理性》系列,确定了他在学术界的影响力。

进入20世纪90年代,王广义创作出了著名的《大批判》系列,被贴上了“政治波普第一人”的标签,与同时期的方力钧、岳敏君及张晓刚,并称当代艺术界的“四大天王”。除了架上油画,王广义的雕塑和装置作品,诸如《唯物主义》、《VISA》、《冷战美学》系列,以及近期展出的《自在之物》等,都隐含着艺术家对历史、对世界等诸多现实问题的理性思考。其作品的学术性和创造的拍卖“神话”,使得王广义成为最具国际影响力的中国当代艺术家之一。

工作室内的天井一角

从“名者,命也”的视角去看,王广义这个名字似乎也可以作为他艺术之旅的一种概括性解读——宏观叙述、公共经验,不停提出问题、追问意义。当然,这实际上只是在其降生之时,做铁路工人的父母依照家谱的广字辈给孩子取的一个普通名字。王广义第一次发现自己的名字其实很有意义,是在读大学的时候,发现了那本改变了人们对时空认知的爱因斯坦的《广义相对论》,这着实让王广义为之一震。

那时候的王广义并不像很多上世纪80年代的大学生那样喜欢诗歌和摇滚,而是迷恋《马丁伊登》、《西西弗斯神话》这样宛如贝多芬命运交响曲的文学作品,并且对哲学名词情有独钟,当他第一次读到康德的“物自体”三个字时竟莫名亢奋。

王广义从小就喜欢涂鸦,比如用指甲在墙上画,用涂料在从垃圾堆里捡出来的小卡片上画,在透明的玻璃瓶上画等等。经历了3年下乡当知青,后顶替父亲当筑路工人,扛枕木,然后是4年几乎走在绝望边缘的落榜与复读,最终考取浙江美院的艺术青年,再到后来成为注定要被载入艺术史册的中国当代艺术家,这样一个漫长而曲折,同时也相当刺激、过瘾的过程,非常符合人们口口相传的经典模式——从小热爱艺术,家境贫寒,而后历经个人奋斗。

1992年,王广义在一块帆布上信手涂鸦:“王广义是当代艺术运动中最重要的艺术家之一?”是的,这个不太确定的问号很快就变成了句号,甚至感叹号。一年后,王广义创作出了“大批判”系列之一的代表作《大批判——可口可乐》。“文革”时期标志性的工农兵形象与西方经典商业符号可口可乐并置。在削去了个人情感,严整冷静的画面中,同时叠加进了大量不具有确切意义的数字。

王广义说,他经历了两次洗脑。一次是早年的乌托邦教育,另一次是西方文明的“拜物教”。而纵观王广义30年的艺术创作,其实就是艺术家本人不断清理洗脑的残留物,反思并修正自己与历史之间的关系及位置的一个过程。从《大批判》最早被贴上“政治波普”的标签,几乎没有机会在国内展览,到2003中法文化年在法国蓬皮杜艺术中心举办的“中国怎么样?”当代艺术展中被展出,一直到后来《大批判》的经典图式被大量印在旅游T恤和纪念杯上……不可否认,《大批判》系列成了王广义最著名、最标签化的作品;也是给他带来丰厚物质回报和社会声名,以及误解和非议之作。用王广义的话说:“虽然这个标签缩小了作为艺术家的价值,但在社会学意义上让所有人知道了我。”

【相关阅读】

@99艺术:王广义:众多城市的艺术热情都很可疑

【视频】艺文中国——王广义

表态
0
0
支持
反对
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