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术高考:喜欢的不是艺术,看中的是低分数线 2013-03-04 10:53:06 来源:中国文化报 作者:许悦 冯智军
随着艺术考生数量越来越多,原本艺术类的正常升学之路已经变成了近乎残酷的“独木桥”。导致这一结果的主要原因,就是多数考生把艺术类高考当成了升学的“捷径”。

专业突击“培训热”

俗话说:台上一分钟,台下十年功。可艺考的专业功夫却不尽然,临阵磨枪说不定也能“鲤鱼跃龙门”。从初中开始就接受美术专业训练的芯语,看着这些半路出家的考生,心里五味杂陈。而这种突击训练出来的艺考生,在庞大的艺考群里占了相当大的比例,他们往往来自各种美术高考培训班。

在艺考热的刺激下,现在各种美术培训班大行其道,又反过来推动了艺考热上加热。每年暑假一到,新一轮的美术补习热潮便开始了。中央美院周边散布着各种补习班的据点,他们的目标大多是外地来京的高三艺考生,如果学生心动,就会有专车把他们带到教学区去实地考察。这些美术补习班费用昂贵,每月的学费少则几千元,多则上万元。而且所谓的“协议保过班”“长期培训班”“重点协议班”等更是价格不菲,一个针对应届毕业生和往届复读生报考各大美院的协议班,至少也需要10万元。

凡是选择这种培训班的考生,高三的上半学期就要在这里度过,除了该有的日常文化课外,每天还有专业课培训。他们的目标是在这三四个月内,达到正规美院附中学生三年的训练水平。

记者在调查中发现,此类培训班里的课程从低到高至少分为8种,课程安排直接针对艺术专业高考,就连美院附中的学生也有在假期时间出去“恶补”的。记者以一名设计方向的考生身份采访了一家培训机构,招生老师介绍了如何在短期内出成绩的秘诀:“先是素描、色彩、速写的基础课,然后老师会让学生背构图、色谱、范画,这都是针对八大美院默画、命题考试题目的,都是应试训练。”记者还了解到,在这些课程中还有一种“魔鬼班”,课程内容为考前一个月的命题训练和模拟考试,这个班里的学生每天要画到凌晨2点。

在众多的美术高考培训班中,每年也确有不少考生被“赶鸭子上架”到八大美院,所以有些老牌的培训机构被学生们戏称为“小清华”“小美院”。

美术校考“赶场忙”

1月16日,芯语在课间接到了妈妈打来的电话,告诉她美术统考通过了,可以参加报考的8所学校校考了。这意味着早起、紧张的日子,她还要再过上8回。

1月19日,芯语一大早赶到了北京联合大学小营校区的考点,这是她的第一场正式校考。芯语班里的同学几乎都报了联合大学,这也是他们班主任的要求。芯语的母亲说:“联大是一个托底的好学校,万一没有拿到意向学校的合格证,她也不至于到时候没学上,至少还有个联大。北京工业大学也是一样,这两个学校他们班几乎都报了,成绩好一点的学生,会选择北工大来托底。”中央工艺美院附中是外地高校在北京的一个考点,老师们会让本校考生报考这些高校的专业加试,不为别的,就为做模拟训练,让学生提前适应考场气氛、训练应试能力。

记者在采访中了解到,大多数美术考生都会报考约10所左右的学校,有的考生甚至报了将近20所。这也就是形成了一个美术专业的“考试季”,在这一个来月中,考生们将奔波于各个学校,有些考生甚至往返于各省市之间。所以每逢这个季节,除了春节返乡的学生与民工外,背着画具的美术考生们的身影也是随处可见。

对于考生来说,选择报考学校也是门学问,所报学校既要拉开档次,保证自己有学可上,也要考虑将来毕业后的工作出路。艺术设计是现在各高校的热门专业,但是,芯语也听自己考入西安美院的学姐戏谑过:“学设计,挣的是卖白菜的钱,操的是卖‘白粉’的心。”为此,芯语对自己的报考专业颇有些忐忑。

截止记者发稿时,芯语已经参加完8所学校的校考,在焦虑的期盼中,又开始了文化课的准备。

招生越来越重视文化课

过去在艺考中存在重艺术、轻文化的现象,但近年来,许多艺术类院校纷纷提高了艺术类的招生门槛。艺术类考生的录取分数线较低,却面临着非常残酷的竞争。如今,不论是何学校、何专业,“单腿蹦”的学生终究要被淘汰,只有靠专业、文化“两条腿”走路的学生才会如愿以偿。比如,首都师范大学采用专业考试成绩占40%、文化课考试成绩占60%,两项相加计算综合分,从高到低择优录取的方式。

虽然现在文化课的录取门槛越来越高,但只重视专业而忽视文化课的现象,在很多考生身上仍然表现得非常明显。有些连续考了几年的考生,他们的专业课顺利过关,却年年栽倒在文化课考试中。芯语说:“这些师兄师姐们有些画得比培训班的老师还好,每年专业课成绩都很高,就是文化课差,怎么都考不上。”

越来越热的艺考,已经形成了一条产业链,但艺术高校不是综合类大学的垃圾桶,不是获取本科文凭的捷径。不论从小接受美术科班教育,或是参加美术机构的培训,大量学生虽然选择了艺术,投身于艺考,但最终能否被艺术选择,又绝非如今的考试所能决定的了。

【编辑:徐瀹槊】

表态
0
0
支持
反对
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