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小箭:虞村作品观感 2013-03-05 10:19:24 来源:艺术国际博客 作者:王小箭
从顾恺之着重讨论“似”的问题到张择端画《清明上河图》,中国画的造型价值就走到头了,这才有苏轼鄙视造型的 “论画以形似,见与儿童邻”,和主张意境的“味摩诘之画,画中有诗”。

虞村作品

虞村作品

我从来不主动谈中国画,不论是传统的还是现当代的,因为费力不讨好。此次,虞村要出画册,让我好歹说几句,那我就好歹说几句。

从顾恺之着重讨论“似”的问题到张择端画《清明上河图》,中国画的造型价值就走到头了,这才有苏轼鄙视造型的 “论画以形似,见与儿童邻”,和主张意境的“味摩诘之画,画中有诗”。所谓意境也不复杂,以实写实是造型,以实写虚或写空便是意境,于是“空”成为价值,空则灵,是谓“空灵”。到元赵孟頫提出“写竹还需八法分”和倪瓒提出“逸笔草草,不求形似,聊以自娱”,中国画又逐渐变成情绪化、趣味化的笔墨游戏,也叫笔情墨趣或笔墨情趣。徐渭的作品情绪化程度最高,于是成为上上品。草书情绪化程度最高,成为至尊,行书次之,成为次尊。

写虞村搬出这些陈康烂谷子干什么?这就是我不主动谈论国画的原因:啰嗦一大堆才能形成话题的切入点。虞村的画,属于笔墨游戏这个大范围中的弄巧成拙。

笔墨游戏有一套玩法与评判标准,主要包括刚与柔、虚与实、藏与露、破与立、雅与俗、巧与拙,概括起来,可称为“人格风格学”游戏。这里面就像太极图,是旋转的。比如藏与露,露为阳,藏为阴,人格风格学的一般规则是“藏而不露”或“深藏不露”,但藏到极致又会转为“锋芒毕露”。雅与俗也是这样,一般是要雅,梅兰竹菊就是雅的选择,以墨代色也是。但雅到极致又是俗,80年代朱新建画的金瓶梅就是归俗或还俗,虞村的作品也有还俗成分,但更显著的特征是成拙,在他的作品中成拙与还俗是相辅相成,浑然一体。

巧和拙都需要技巧,我们通常说的技巧,也是巧拙游戏的一般规定,是弄巧成巧,妙笔生花。但巧的游戏玩到极致就要成拙,这就是本文讲的弄巧成拙,是道家意义上的巧拙关系,我们通常说的某人做事弄巧成拙是道德意义上的,亦即儒家意义上的。虞村作品的成拙主要体现在类似涂鸦的造型、用笔、设色和构图上,把这种方式用在业内名人像上就成了拙化名人,而这种拙化方式用在表现人体不雅器官上,又变成了内容与形式统一的视觉脏话。

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脏话通常是对他人的伤害,但用在亲密的朋友之间则比好话还有亲和力。而我们通常说的好话,则在一定条件下变成挖苦。在汉语里如此,在其他语言中亦然。虞村作品的视觉脏话,没有伤害的意思,是朋友之间的插诨打科。

【相关阅读】

【99专访】王小箭:“北漂”年轻艺术家应具备安装系统

@批评家王小箭:这就是艺术

@批评家王小箭:艺术家同事也是理论家

【编辑:李洪雷】

表态
0
0
支持
反对
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