追忆老一辈书画家的真挚情谊 2013-03-05 14:23:03 来源:今晚经济周报
“都言青龙潭水深,不及少梅赠印情。”彭成秋被先父与友人的这份真挚情谊深深感动,每当清静时,他都会把这两方印放在案头,恭敬地观赏并触摸,总会生发出一种亲切感,好像在聆听他们的教诲、领悟人生的真谛,求索着老一辈书画家那鲜为人知的书画情缘。

追忆老一辈书画家真挚情谊 为解先父生活艰难 少梅先生赠送名章

1932年,彭钝夫返津,不久与陈少梅相识。二人一见如故,书画往来,情谊颇深。少梅非常关注上海画坛的情况,更喜欢听钝夫讲一些海上画家的逸闻趣事,甚至将钝夫从上海带回的精品画作反复观看,以感受画中带来的信息和优长。

谈及先父与少梅间的真挚情谊,彭成秋感慨不已。随即从抽屉里取出一个古色古香的收纳盒,里面整齐放着几方印。他小心拿起其中一方,娓娓道出那段令先父铭感五内的“赠印情”。

彭成秋曾听父亲讲,1937年“七七卢沟桥事变”爆发,不久天津沦陷,湖社画会天津分会难以维系,被迫中止。彼时陈少梅避居天津英租界,以卖画为生,粗茶淡饭,不求闻达。父亲彭钝夫去看望他,两人对国家命运都感到忧虑,纷纷生发出“这个世道靠卖画维生也不那么简单,甚至连静下心来作画的环境都没有了”的感慨。那天二人聊到很晚,少梅送父亲出门时天色已全黑。临分手时,少梅放在父亲手中一个纸包,嘱道“回家再看”。当时也不知是何物,只看到用宣纸包了好几层。

回家后,父亲打开一看,原来是两方印:朱文是“少梅”,白文是“云鹤”,边款刻有“己巳二月为少某先生作,非厂并记”。当时父亲的心情既激动又不安。在那个动荡的年月里,人们每天都为吃饭发愁,少梅此举必有难言之情。所以父亲更加感到这两方印情谊的深重。在后来的岁月里,在生活艰难的时候,如果父亲用这两方印章盖在所画的仕女图上,拿到南纸局当然能多换点钱,但父亲却不愿那么做,他一直把它当作一种用金钱无法代替的情谊,收藏着,从不示人。

后来,晚年的父亲遭遇了文革。病重期间,他取出这两方印,用手触摸着,眼神中流露出一种对往事的回忆和思念,深情地对我说:“家有印章上百方,唯这两方最珍贵,这是当年陈少梅所赠,因此要倍加珍惜。”

时光流逝,父亲和陈少梅先生眼下均已作古多年,而这两方印虽历经文革、地震等劫难,却依然完好地被保存下来。几年前,这两方书画印面世后,引起社会广泛关注。天津美术学院教授何延喆先生在他所著的《陈少梅》一书中写道:“在陈少梅的传世画迹中,这两方印均见于30年代中期以前的作品。在古今画家中,将印信赠予他人的情况异常少见。少梅此举是否有深刻的背景和难言的情状,尚待进一步考证。不过这两方印章对于研究陈少梅作品的断代及艺术的发展进程无疑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而在《陈少梅与彭钝夫》画集中也有这样一句话:“彭钝夫的遗物中,有两方陈少梅的书画名章,为于非闇刊刻。这是在天津沦陷,书画萧条时期,时局动荡、画家生活艰难,陈少梅把自己的名章送给彭钝夫,让他以自己的名义卖画,因为那时陈少梅在京津地区已颇有画名。陈心目中,二人画风接近,画艺难见伯仲,以此来解画家生计艰涩。彭钝夫十分感动,一直珍藏此印,说自己虽未用过此章,但这份信任,这份情谊,让人终生铭感五内。”

“都言青龙潭水深,不及少梅赠印情。”彭成秋被先父与友人的这份真挚情谊深深感动,每当清静时,他都会把这两方印放在案头,恭敬地观赏并触摸,总会生发出一种亲切感,好像在聆听他们的教诲、领悟人生的真谛,求索着老一辈书画家那鲜为人知的书画情缘。

【相关链接】

流水今日 明月前身—近现代书画家笔下的文人情怀与人文关怀

近现代美术家文献追忆老一辈艺术大师

解密:书画家如何“成功”走向“市场”?

【编辑:田茜】

表态
0
0
支持
反对
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