蔡小松亮相纽约苏富比“水墨”大展 2013-03-06 13:55:08 来源:99艺术网专稿
继去年五月,苏富比拍卖行在香港开设展厅后,近期苏富比在其纽约总部大楼新开了第一家自营画廊,而其3月14日的开幕展就锁定了中国当代水墨,展览精选了包括蔡小松、刘丹,李华弋、李津津、谷文达等14位全球水墨大家,展览名字更是直接——“水墨”。上海籍艺术家蔡小松此次有五件作品入围。

蔡小松参展作品:文明的回响——吴彬与布莱斯峡谷 水墨绢本

继去年五月,苏富比拍卖行在香港开设展厅后,近期苏富比在其纽约总部大楼新开了第一家自营画廊,而其3月14日的开幕展就锁定了中国当代水墨,展览精选了包括蔡小松、刘丹,李华弋、李津津、谷文达等14位全球水墨大家,展览名字更是直接——“水墨”。此时适逢纽约“亚洲艺术周”,另一家拍卖巨头佳士得也在同期举办水墨展。

上海籍艺术家蔡小松此次有五件作品入围苏富比“水墨”大展。 除了熟悉的水墨灵璧石以外,此次他的参展作品涉及四大古文明中的石头,他想通过他笔下的石头,让东西方文化对话,让传统与当代对话。

美国著名艺术批评家Britta Erickson(中文名林似竹)专注于研究中国水墨艺术多年,在画册中称赞道:“当代艺术家画石,多求奇石怪石,从中琢磨自然之广袤。蔡小松打破特定尺寸和特定题材的束缚,引入新的观赏角度,成为重新审视中国水墨的先驱。”例如,将岩石绢本夹在透明的有机玻璃之间,亦虚亦实、似漂似定。本次展览中,他更将世界四地奇石纳入其笔下-- 美国西部石林、古埃及箭簇、中国灵璧与雅典玉兰石刻,拓展了水墨岩石画的新境界。整体来看,这组作品代表了从自然到艺术的发展渐变,也勾勒人与石变幻无穷的联系,发人深思。

具体到此次参展的五件作品,Britta Erickson更惊叹于艺术家广阔的视野,“脱离其自然背景,蔡小松笔下的玛尼堆,极似一座由人精心堆建的石桩。实际上,它是美国犹他州峡谷中常见的印第安人的敬拜仪式,状态极似中国藏区的玛尼堆,如今又带有孩童般游戏的快感。古埃及的箭簇与雅典的石玉兰对绘画技巧的要求极高,但前者之形是功利性的,后者之形则有明确的审美指向。值得注意的是另一幅巨作《文明的回声之吴彬与布莱斯峡谷的交响》,其灵感来源也值得推敲。画家近期收藏了灵璧石一枚,发现其为仿照明代吴彬(1583-1626年)手卷《严壑奇姿》而造,于是挥笔作画。所得作品,艺术灵感的多元化多层化不言自明:画中物乃画家偶遇的一块仿自名画的灵璧石。此外,当画家目睹美国西部布莱斯峡谷石林团簇,无数经千百万年侵蚀而造就的,高达150英尺的石灰岩尖塔时,也不禁想起吴彬描绘的“一石十景”,更欣喜的发现自然天成的石灰岩柱与明代画家想象中理想的至美山川有着相似的造型,甚至纹理细节。艺术家多年的文化熏陶,包括他在上海大学美术学院悉修水墨,造就了他无论是在见到美国峡谷那些奇秀的石灰岩柱,还是古代中国文人绘画,甚或世界范围内的文明或自然产物,所能激发的神奇的第一反应:文化就像是安放在人类与自然之间的滤镜,让艺术家得以迅速在其中找到人与自然,自然与文化,文化与文化之间奇妙的回响。”

而蔡小松曾经走过曲折的艺术道路,他大学学习中国画,毕业后画过油画,尝试过时髦的波普、喷绘、装置艺术等,最终拿起了毛笔,回归水墨。蔡小松说:“经过各种尝试,我发现自己还是对水墨最有感情。因为它最能表达中国人的内心世界,体现博大精深的中国哲学。不过我并不想复古。我2009年在西班牙的个展中有一个书法装置作品《10年》,表达了我对传统的态度。背负它,穿越它,历史再辉煌,依然逝去,我们要面对未来。我希望西方人对我的水墨作品感兴趣,就要让他们易于接受。就像同样都是石头,中国人的文人赏石讲求造型清奇,是文人风骨的象征,而古希腊的石雕更有宗教意义,神即是磐石。” 蔡小松用水墨这种中国的传统绘画语言,和来自不同种族、宗教与文化的全球观众沟通、交流。“我不仅要表现中国传统文化中的赏石,更要表现不同文化传统中的石头。传递各民族、各种文明与宗教对石的理解,我们会发现其实并不难找到共鸣。故而这次展览我的五件作品对象不同,但有一个共同的题目——文明的回响。我相信文明之间有着神秘的可沟通元素,我的任务是把它呈现出来。”

蔡小松是个勤奋的艺术家,他的创作过程几乎是苦行僧式的修行:除了外出采风之外,他每天工作十几小时,面对空墙乐此不疲。对于国际顶级艺术机构纷纷聚焦当代水墨,他表现的十分理性:“我相信未来的中国肯定会出现水墨大师,我希望自己能做好自己的事,哪怕只是一点进步,但我愿意成为大师的垫脚石。”

【相关链接】

纽约苏富比“水墨”大展

当代水墨市场蓄势待发

蔡小松新作《天体》系列亮相本届威尼斯双年展

 【编辑:谢意】

表态
0
0
支持
反对
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