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1月4日,中国南方最高规模的大型艺术品论坛——“第二届艺术品投资国际高峰论坛” 在广州大剧院举行。此次论坛的主题为“艺术——中国与世界”,通过“国际标准VS中国趋势”及“美术馆的可能性”两大论题,以嘉宾演讲及圆桌讨论的形式,激发中外艺术专家的思想碰撞。泓盛拍卖董事长赵涌受邀担任第二届艺术品投资国际高峰论坛圆桌会议嘉宾,与众专家深入探讨“国际标准VS中国趋势”这一议题。
近年来,中国艺术在国际艺术格局中学术地位和市场地位呈现不断上升的趋势,这是中国当代艺术自身不断发展的结果,也是国际政治经济格局直接影响下的艺术格局转变的结果。中国艺术市场在发展中逐步形成具有自身特色的“中国规则”。相较于相对发展完整的“国际规则”,所谓“中国规则”有着自己的现实与理想,也在与“国际规则”的对抗中,相互融合与学习。中国与世界,应如何才能成为国际艺术市场下一个阶段最重要的视角呢?
主持人:请问赵涌先生,如今中国的二级市场处于发展相对良好的,但是实际上拍卖行在操作上会遭遇什么规则问题?
赵涌:我认为没有中国人参与制定,就不存在国际标准。中国拍卖行发展的速度应该是国际上最快的,而且也是全世界第一的,刚才余丁老师的统计也证实了这一点。我认为艺术品最麻烦的就是流通性,它不像股票那么容易交易,所以拍卖公司作为二级市场,很好地解决了艺术品流通性的问题,这是非常重要的。而且拍卖也给大家提供了透明的交流平台。因为如果大家都是私下交易,就不知道成交状况如何的,也没有资料和数据作为参考,但是拍卖公司提供了数据,同时也为市场发展提出了规范。
我们国家面临很多领域标准制定的问题,拍卖行这样的二级市场也涉及到这样的问题。实际上是我们整个宏观经济缺乏规范,管理缺乏体制。当这个规范制定的问题解决了,我们就能与国际接轨了。当然我认为这个规范不是需要国家制定一个又一个的规章,国家需要做出的就是树立榜样,并对此给出表扬。有了这个道德就不存在规范的问题。
主持人:在本次论坛微博大屏幕中有网友问到,中国艺术市场目前最大的问题就是一级市场与二级市场倒挂,您如何看?
赵涌:画廊在中国来说是舶来品,我国的收藏已经有上千年的历史了。不少画家,尤其是中国画画家一直自己卖画,不信任画廊。所以画廊的形式得到认可还需要一段时间。现在中国艺术品市场各角度的分工不是很清楚,老生可能是旦角,旦角可能又做了配角。我想这些角色经过大家学习和摸索之后,必然会走上规范的道路,西方也是经过相当长的时间才慢慢摸索到这个规律,从而树立规则。
在讨论“国际标准与中国趋势”议题中,敏求精舍前主席葛师科在谈及国内拍卖行进军香港之时,也一再强调不要将内地的拍卖规矩带到香港,拍卖行自己不要既做拍卖又做买家。冯毅作为一个具有国际视野的中国藏家,用行动打破了西方人对于中国不懂艺术的偏见。但他同时指出目前中国人当前对美学一知半解。
【相关链接】
【编辑:江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