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计理论和设计史专家 王受之
王受之 名家讲“嘢”
其实,在艺术收藏中,并非仅仅只有古董、绘画、雕塑这么几个类型,照片、海报这类作品也是收藏的对象,而设计作品,包括一些日用品也可以成为收藏的对象范围;这一点在国内的艺术市场中好像还没有任何迹象,也就留下了一个可能的市场空间了。经常有人会问我:还有什么可以收藏的?我说经典的设计应该是收藏的好对象。
设计品,特别是日用品,究竟是从什么时候开始进入收藏界视野的,这个时间还比较难以确定,但如果论及进入博物馆收藏范围的时间,我想应该可以从纽约现代艺术博物馆(MoMA)1932年成立建筑与设计部开始算起了。纽约现代艺术博物馆成立于1928年,到1932年成立了建筑与设计部,专门从事设计的收藏和展示方面的工作,这个部门的负责人就是后来著名的建筑家、评论家、策展人菲利普·约翰逊。
菲利普·约翰逊到欧洲对现代设计做了一次详尽的考察,深感现代设计是未来文明的核心,因此策划了第一个大型展览,就是1932年在纽约现代艺术博物馆举办的“国际主义风格:1922年以来的建筑”展,第一次向美国民众展出了勒·柯布西埃(Le Corbusier )、沃尔特·格罗比乌斯(Walter Gropius)、密斯·凡德洛(Mies van der Rohe)这些大师的建筑和产品设计,也同时展出了美国设计家佛兰克·莱特(Frank Llyod Wright)的设计作品。
这个展览促成了纽约现代艺术博物馆对设计作品的收藏,包括设计图、照片、模型,设计作品——包括平面作品、应用艺术作品(applied art),当时提出的是相互关联的艺术作品(interdependent arts)。所谓相互关联的艺术作品,其实就是指系列设计作品,比如一个家居的整体室内用品,包括家具、台灯、室内装饰品系列,有时候还包括窗帘、地毯、挂毯这些纺织品在内。
从现代艺术博物馆的设计收藏,可以看出理论力量在收藏中的重要性,因为这部分收藏在当年基本上都是当代作品,如果没有设计史上的定位,博物馆是无法找到收藏的依据的。
【相关阅读】
【编辑:徐瀹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