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9专访】藏家赵华山:为何对张大千情有独钟? 2013-03-24 22:19:26 来源:99艺术网 作者:李璞
赵华山与张大千的缘分始于2007年,他清晰的回忆起自己首次介入收藏的时间,是在当年的12月22号。出差于上海的他在朵云轩秋拍上,入手了一套张大千的《白描手稿》。

华宇集团董事长赵华山

赵华山与张大千的缘分始于2007年,他清晰的回忆起自己首次介入收藏的时间,是在当年的1222号。出差于上海的他在朵云轩秋拍上,入手了一套张大千的《白描手稿》。

几年下来的藏品积攒和自身眼界的提升,使得他萌生办一个关于张大千先生作品纪念展的想法愈发浓烈。其实早在2009年之际,赵华山就有此念头,只是一直没有合适的时机。恰好此次三亚政府主办首届ARTSANYA艺术季”,山西华宇集团、山右美术馆等机构作为协办方,水到渠成的促成了“张大千纪念展”的启动,艺术展作为ARTSANYA艺术季的重要组成部分,60藏品全部出自山右美术馆馆藏。

是什么原因令赵华山唯独钟情于张大千?在其六年的收藏之路上,又有着怎样的故事?这60件展品是如何被挑选出来的?以及“山右美术馆”的实力又是如何?99艺术网也在展览开幕期间,对山西华宇集团董事长赵华山先生进行了专访,以下为访谈内容:

99艺术网:最喜爱张大千画作的理由是什么?是因为您最早接触收藏时,首先接触的是大千先生作品的缘故吗?

赵华山:也不是,有很多特殊的机缘和原因。从大的方面来说,国内艺术界、评论界,包括藏家,研究齐白石、傅抱石的人居多。张大千(由于政治因素),国内以前对他是封锁的。他的情况大概是,国内不认可他晚期在海外的作品,国外也不认可他的早期作品,这其中就有“机会”在里边。我所指的“机会”不仅仅是商业机会,也包含了作为一名藏家,研究收藏作品需要投入的精力。

什么叫“收藏家”? 看得懂作品,深入研究过艺术家,能成为真正的鉴赏家、鉴定家的人,才能称得上“收藏家”。买了作品后,不研究、不把玩的人不能称之为收藏,买了画作往那儿一放,等价格贵了再拿出来卖,这和买股票没什么区别。这类人,充其量只是“投资者”。

对于张大千的研究,我和其他人可以说是在同一个起跑线上,或者说我投入更多的精力,可能比别人做得更好,研究的更深入。大家都不研究的时候我去研究,可能更容易取得成就,事实上商业价值也在里边。大家不认识他的时候价格一定会低,大家都认识他的时候价格就高了,道理就这么简单。举个例子,原来大千一尺的价格和齐白石差很多,和傅抱石更是没法比,现在好的作品都比他们价格高了。

99艺术网:我们知道这次的60件展品全部出自“山右美术馆”馆藏,麻烦介绍一下“山右美术馆”和“山右历史文化研究院”。

赵华山:2009年的时候,作为民间性质的历史文化研究机构“山右历史文化研究院”成立。像这次“张大千纪念展”媒体发布会的主持人李玉臻,就任研究院常务副理事长,我们的老省委副书记纪馨芳任研究院理事长,我本人任研究院的法人和副理事长,这个机构主要是做山西文化的书籍整理、研究工作。“山右美术馆”由华宇集团发起,于同年10月成立,是直属山西省民政厅领导的独立民间非企业组织,以近现代美术大家为收藏方向,主要做艺术品收藏,展示等公益事业。

阎锡山在1934年做过典籍整理工作,当时编了一本《山右文存》。为什么叫“山右”呢?就是在紫禁城里边右山是太行山,太行山之右就是山西,所以“山右”实际上是明清两朝山西的别称。当时根据抗战前夕东北的情况,出了《初编》,300万字,徐永昌、阎锡山这两个人是主要的参与者。由于客观原因,书编没有来得及点校。这样一来,很多古书就不能看懂,连断句都断不了,而且内容很复杂,涉及戏剧、民间工艺、小工艺等。我们把这些拾起来,重新点、校,发现更好的本就立刻换掉。差不多用了三年的时间,已经全部点完了,现已交由上海古籍出版社编辑修订,今年年底《山右文存初编》就能面市了。

此后,我们又把文存的范围调整了一番:第一,时间从只留嘉道以前调整到民国初期;第二,仅是山西人在山西做官的调整到外地人也纳入其中,像傅山就没做过官,曾国荃就是异乡人;第三,必须是《四库全书》里边没有收录的,收录的再做就没有意义了。

范围调整后,基本上做了一个编撰计划,现在大概收集到的文献资料有三千万字,要出八完全点校版,争取用十年的时间完成。现在三年已经做了一本,以后完成时间会快一些,毕竟万事开头难嘛。团队里集中了山西很多资深历史文献研究专家,老先生们对这件事都非常有兴趣,完全是一种全身心的投入,趁着现在还有懂的人在,我们想把这件事做成。

此外,“山右历史文化研究院”对山西当地历史文化也做了很多研究。山西光地方戏就多达130种。因为当初交通不便,山西山里头方言很多,方言一多戏种类就多了。全国的地方戏加起来都不超过200种,山西就占了大头。除了地方方言,研究院对山西历史名人的研究也做了很多工作。

99艺术网:以一个收藏家的身份举办如此之规模的活动,意义何在?

赵华山:办展览就是我们的初衷。原来的说法叫文化公益事业,其实这块更多的责任应该是公立机构来承担的,但是民间也有责任,尤其是现在公立机构办得不太好,效率比较低的时候,官僚化的公益机构、文化机构需要有所改变。

同样作为公立机构的卢浮宫、蓬皮杜、台湾立博、台湾故宫博物院,为什么能办得好,国内却办不好呢?这和我们的政治体制、文化体制有关系,官僚机构,馆长应该谁做?不要弄成副部级、部级,没有意义,应该请专家、学者,真正热爱,喜欢这方面的人来做才有意义。

99艺术网:从馆藏中挑选的这六十件作品有怎样的标准?

赵华山:这次展览所展出的作品,只是我众多收藏中的一部分,主要是想比较完整地反映张大千这一生的艺术全貌。不同创作时代、不同题材的作品,都尽量能够有所体现,像其开宗立派之绩的泼墨泼彩作品就有十六件。六十年,正好六十件作品,尽管这样还不是太全,不是每年都有。在以后的收藏中,希望会出现更多的精品。

99艺术网:您觉得这几年张大千的作品在拍卖市场表现如何?

赵华山:20072009年的时候买张大千的作品,还是很便宜的。当时我在西泠收了一件“茶花”,才花了二十几万。因为大家不认为那张作品是张大千的典型代表,作为投资的人,肯定不会买它。此外,还收了一张《果蔬图》,萝卜青菜的那个作品,那张作品在台湾立博所编书籍中出版过,当时只花了25万,七尺多,包括在朵云轩购得的《白描手稿》,八百多万, 43页作品。现在看来,一点都不贵。

在当时张大千的作品并没有被国内收藏界认可,大家认可的还是傅抱石、齐白石和李可染这些人。由于国内藏家多关注站大千的早年作品,国外藏家只知道他晚年的作品,譬如泼墨、泼彩或者在巴西的作品,这里边就存在巨大的商业机会。到2010年底,2011年春时,张大千的价格有些虚高,不过现在又调了下来。

拍卖的价格高低,主要还是看作品本身值不值。就拿《庐山图》来说,五个亿都不贵。艺术成就摆在那里,这幅作品是无价之宝。当然,有些作品也不应该那么贵。另外一点就是看收藏方向,像有些不属于张大千典型作品的,有些藏家就不会出手购入。但作为张大千的研究者,有些作品必须要买。

99艺术网:您收藏的那张《南无观世音菩萨》极其重要,能聊一聊此幅作品吗?

赵华山:张大千在敦煌呆了将近三年的时间,对于过惯了好日子的他来说,敦煌是有着怎样的吸引力,才能如此吸引他留下来创作。这件作品我认真研究了,首先材料是用的敦煌粗绢,当时抗战条件很差,是织不出好绢来的,绢的粗细都不一样,都是疙瘩;其次,颜料用的是矿石颜料,可以看得出来颗粒比较大,和他泼墨、泼彩这些作品的颜料完全不一样,都是当时雇佣的藏族画工帮着研磨的,用脚踩的肯定磨不了那么细。

此外,张大千的这幅作品写的是,送给“老友长兄”,指的是赵守钰。他的画我收了好几张,还有他送给赵守钰的扇子(《书画合璧扇》),上面有题诗“黄河看合花园口,青海同登选佛场。一十七年弹指过,当时末座鬓如霜。友老道翁赐留,大千弟爰。”这件作品应该是在1959年画的,“当时末座鬓如霜”,当时张大千是小字辈,才四十多岁。十七年过去了,现在头发都已经白了。“友老道翁赐留”,就是给赵守玉题的。

99艺术网:对于收藏,您涉猎的门类有哪些?

赵华山:近现代的都有收,每一名家都有十几张。现在主要是收藏张大千的作品,希望能够完整体现他的整个艺术风貌。今年我打算再收三张张大千的重要作品。

99艺术网:那您的购买途径主要是哪些?

赵华山:全部都是通过拍卖途径,早些年刚开始接触的时候,发现在底下买东西很不靠谱。像之前有个人告诉我他有齐白石带钢印的《四条屏》,而且是仅有钢印的。结果隔了两年,拍场上出现了四张,都带钢印。所以不敢在下面买东西。拍卖是一个公开的市场,公开的市场能够生存肯定有道理,价格至少经过市场竞争,底下买东西价格高低没办法去判断。

99艺术网:所藏大千先生的作品最喜欢的是那一幅?

赵华山:泼彩我最喜欢易拉宝上的那个,非常好。还有,《春山暮雪》这件作品,也非常的时尚。底下隐隐有一些枯树,把中国文化诠释得非常到位,把时代感和传统感非常好的结合在一起。画面上,他把泼的白彩刮下来点儿,暮雪欲化的感觉跃然于纸上。尺幅虽不大,但很是精彩。

99艺术网:您收藏了这么多的作品,那存放藏品场所的条件又是如何呢?

赵华山:作品都存放在一个很好的库房里。恒温、恒湿,氦气灭火,整个房子都是用钢板焊出来的,安装了监控。这次的60件作品都是从山西空运过来的,带了八十多个保安。由于旺季,三亚过年是招不着人的,所以我们从山西企业里抽调人员过来,专门负责重要展品的保护工作。

99艺术网:生活中,艺术收藏占用了您多少时间?

赵华山:工作是工作,艺术是业余生活。其实占用的时间比例还挺大,我经常会晚上吃了饭以后到我的书房里看书、看传记,尤其是拍卖前夕,做足功课,像《茶花》这件作品是做功课做出来的。张大千的相关物件我也有收藏,像今年嘉德拍的那支笔。张大千有一大堆笔,但就那支最值钱,我也买回来了。有三组,还有一些其他的。第一个牌子是我举的,花了60多万,后两个牌子都超过100万。

 【相关资讯】

【在线展厅】张大千纪念展

【在线展厅】三亚艺术季——“天涯海角的另一边”主题展

三亚政府号召当代艺术进海南

ART•SANYA艺术季将于12月28日在三亚亚龙湾隆重开幕

ART SANYA艺术季给力呈现“张大千纪念展”

【99专访】董国强:齐白石、张大千永远都是市场的龙头股

【99专访】宋巍巍:圆父辈梦尽一己力 打造三亚首家画廊

【编辑:李璞】 

表态
0
0
支持
反对
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