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不久,莫言获得诺贝尔文学奖一事,除了让很多国人欣喜一把之外,也让我们国内不少的小说家、作家深思起来。为什么莫言的小说获得国外读者以及诺贝尔文学奖评委会成员们的认可呢?在此,我们不妨从诺贝尔文学奖评委会前主席谢尔·埃斯普马克的话来说开——“莫言的‘幻觉现实主义’主要是从中国古老的叙事艺术当中来的,比如中国的神话、民间传说……他将中国古老的叙事艺术与现代的现实主义结合在一起。”“真正的重要性在于让中国式的故事讲述方式变得合法了,让中国作家知道可以利用自己的传统艺术写作。”可见,莫言小说中出现许许多多的神鬼故事、历史传奇、逸闻趣事,使之与本土的自然环境、家族历史紧密联系在一起,让人感觉到一种强烈的现实感。这才是莫言获奖的真正原因所在。同时,也是莫言小说之所以受到世界读者亲睐的原由。细想一下,莫言小说中运用的叙事结构以及写作素材无不与作家回归本土传统这一写作对象相关联。可以说,莫言式的“认祖归宗”写作之道无疑是当下中国当代文学之路危机下的一副良药。
当我们从莫言引出的“文学认祖现象”中转移到美术界来,很难说得上它是一种积极之风尚。时下,美术界中的认祖现象可谓风生水起。不少书画家,特别是未出名的书画家们,不约而同地认为,画画想出名,首先得认个有名的祖宗。只要能抬高自己的名气,管它真正是不是自己老祖宗。但有一条,他们是唯恐避之不及的,那就是不能认有坏名的祖宗。比如姓秦的书画家肯定不会招认秦桧是祖宗一样;而姓董的也多不会认董其昌是祖宗一样。因为秦桧是历史上臭名昭著的奸臣;而董其昌也是历史上有名的恶霸。要认也得是有名有声且没有污点的祖宗才方为上策。据说,国内一位姓诸葛的书画家在国外办展,为带来展览新闻效益,从几十层楼顶上拉一条显眼的红条幅,上书诸葛亮之N代诸葛××书画展,于是来观展的人纷至沓来,结果作品大卖。这样的例子多不胜数。面对美术界各种各样的认祖现象,笔者总结出有以下这么几种认祖现象。
第一,姓氏隔代认祖。顾名思义,就是当代的书画家追认古代的书画名家大师。需要一提的是,这种现象具体又可以分为“同行隔代认祖”和“跨界隔代认祖”。譬如,笔者在上文中提到姓诸葛的画家就属于“跨界隔代认祖”。此画家借的是诸葛孔明的历史大名,少去了对象是不是同行这一考虑。因为历史上鼎鼎有名姓诸葛的大画家甚至知名一点的也没有,只好招来诸葛亮来支撑门面。再看“同行隔代认祖”,那就多得难于胜数了。像追认王羲之、顾恺之、米芾、赵孟頫、苏轼等先辈为祖宗的概率就很高。没有的话,有些书画家至少也翻出一个来认认,稍微知名一点的也行。因为我们古代高人早就发出“五百年前是一家”之说,如此一来,管它族谱上有没有,及时没有也好办,续上不就解决了吗?
第二,师承追溯认祖。这一类型的现象多发生在近现代书画大家大师们身上。通俗地说,就是追认老师的老师为太老师。即使没有机会得到太老师的指导,但能沾点他老人家的大名也无妨。笔者发现,越是那些没有多大名气且画得不怎样的书画家特别喜欢做这种事情。对于这种沾亲行为说说聊聊诉诸媒体就算了,更甚的情况是不少画家直接在自己的作品上敢于落“齐白石再传弟子××”或者落别的大家大师。说实话,笔者认为越是这样弄花招,反而越是让人看不起!虽然能走市场,蒙得住一些人之外,历史和秉笔直书的批评家、史家将无情地把他(她)拿下!
第三,家传近亲认祖。虽然家传也有师承的意思在里面,但这里是特指这样一种现象来说的。除了在各大媒体报纸中见到不少报道外,也存在少数大艺术家后人的作画写字落款题跋之上。众所周知,在20世纪里头出现不少中国书画大家大师。像齐白石、黄宾虹、张大千、李可染、傅抱石等等大师常常为我们所知。不少艺术家后人也会出现继承家学,执着从事艺术创作的情况。笔者在观察以上大师后代也是作为画家的同时,发现多数艺术家的后代依靠着自己的努力追赶父辈的艺术甚至敢于作出超越父辈艺术的勇气。这批后代画家大多数除了外界的人们知道和多数媒体刻意宣扬某某是某某后代之外,不会在自己的绘画作品上直接书写我是某某之子之孙一类的题款文字,以此来吸引大众的眼球以及扩大自己的知名度的问题。令人意外的是,当笔者在观察齐白石后代的绘画艺术之时,发现在白石老人的后代子女的书画作品上书“白石之子”之类的题款内容来。在这里,笔者并不是作人身攻击行为。只是想说明,真正的艺术家是拿作品说话的!同样,对于一个作家也是如此。作为艺术家的后代如何超越父辈的艺术才是真正的出路!因为这些大艺术家的名气和地位早有定论,用不着艺术家后代子女在自己的作品上进行宣扬。
总而言之,笔者对美术界认祖现象的分析。除了以上情况外,可能也存在其他方式多样的情况。不管哪种情况,其背后的原因也是值得我们去注意的。除了笔者在上文中约略指出一些之外,还需要作出补充。笔者认为近年来美术界种种认祖现象背后的真正原因有二。一是对名利的看重。人的追求心理,除了解决自己的温饱之外,使自己获得一种价值体现才是根本所在。二是市场经济的扭曲表现。这里,笔者并不是在抵触市场经济。而是在时下以金钱为主导的社会,使不少人的心理有了攀比的欲望。反观中国艺术品市场,即能说明它。各种形式的假拍、假画等等假商业行为无不充斥在我们眼前。在这种趋势下,不仅美术界,连各类名人文化节、名人出生地的争夺无不如此。
2012年12月12日于武昌昙华林
【相关阅读】
【编辑:李洪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