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老画家成“当代梵高” 2013-03-26 14:53:08 来源:光明网
中国画坛不乏艺术家画风大变脸的事例,但是像上海老画家柴祖舜那样古稀之年大变,而且是从一个画虎名家变为抽象水墨的探索者,却是十分罕见。当上海的观众在刘海粟美术馆欣赏这位老画家的创新之作时,他们很难相信,这些气韵生动的抽象作品,竟然出自一位非常瘦小且患有帕金森氏综合征的八旬老人之手。

图为柴祖舜(左二)在上海举办心象画展时与观众交流。

图为柴祖舜(左二)在上海举办心象画展时与观众交流。

中国画坛不乏艺术家画风大变脸的事例,但是像上海老画家柴祖舜那样古稀之年大变,而且是从一个画虎名家变为抽象水墨的探索者,却是十分罕见。当上海的观众在刘海粟美术馆欣赏这位老画家的创新之作时,他们很难相信,这些气韵生动的抽象作品,竟然出自一位非常瘦小且患有帕金森氏综合征的八旬老人之手。

素描习作被刘海粟看中

柴老耳背,说话声音又极轻,采访他是件困难的事――他听不到你问什么,你也很难听清他说什么。断断续续的交流中,我们了解到,探索中国画的抽象表现手法,是他久藏在心却屡遭挫折的夙愿。

1949年,15岁的柴祖舜进入上海美专学习。一次,校长刘海粟看到了他的素描习作,便破格让他从低班升入高班画人体速写。他跟随众多名师学习了油画、水彩和国画。他老师中的刘海粟、关良等,都是中国现代艺术的启蒙者,他们创新的艺术精神,对他的影响很深。1956年,柴祖舜被分配到上海戏剧学院,成为新中国第一批美术老师。当时的历史条件当然不允许他探索抽象艺术。他以苏派写实风格创作的《毛主席视察上海钢铁厂》曾经受到周恩来总理的关心,被广为刊载。改革开放后,他开始进行国画的抽象探索,并与儿子虹耀编写了《无笔画技法》,但许多出版社因怕“犯错误”而拒绝出版。后来,总算有一家出版社同意出版了,不料责任编辑却不幸遭车祸身亡,文稿及图全失。接着儿子虹耀又病故。此事对柴祖舜打击极大,他中断了令他伤心的抽象艺术的探索,转而致力于画虎和宣纸油画佛像。

被赞“画虎独步天下”

业内评价,《天下为公――孙中山先生》、《颜文梁》、《宋庆龄》等作品,展示了柴祖舜作为人物画家的长处,他的创新之举也得到大家的肯定。可是,柴祖舜并不把自己定位为人物画家,他又开始出人意料地用中国画技法画起动物来。与他以前的技法、技巧创新一样,他钟情于虎的形象,是为了用艺术手段反映时代的理想。他说:“虎被人们视为敢为天下先的精神图腾。我用我的画笔来传承中华民族的气质与审美情趣。对虎的精神膜拜,寄托着我的祖国腾飞的心愿。”

他画的老虎,从民间的神话中取材,飞龙、海浪、月光、乌云……具有浓厚的神话色彩和气氛。由于有西画的功底,虎的骨骼、肌肉形体结构准确,又能生动地表现虎的瞬间动态,造型与笔墨以气势见长,当时有“柴祖舜画虎独步天下”之美誉。

老年开始新一轮画风转变 

新世纪开始,柴祖舜又向过去的画风告别,开始新一轮画风转变,他称要在有生之年画自己真正想画的画。

他的抽象水墨大多画在仿古御用金笺或古清皮纸上,国画颜料和油画颜料混用。其实在柴祖舜心中,抽象、具象、意象,都是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他的作品充盈着大山大川宏伟开阔、奔腾涌动的气象,从中可以感受到这个看上去文静木讷的老人,胸中隐藏着火一样的激情。柴祖舜说:“我的心象画是过去生活的旧梦新境,是心意的追求,却不离开生活感受。在技法上,我采用大笔、硬笔,用水油色泼彩;在意境上,我开始从不似之似,到不求形似,以‘大象无形’来表意。”

文艺评论界敬佩柴祖舜的探索精神,称赞他为“当代梵高”,“从事艺术创作整整一个甲子,还能以充沛的激情,在艺术道路上创造出不同凡响的成果”。

【相关阅读】

“小吵小闹是个进步”对话老画家黄永玉

上海添两大文化馆:中华艺术宫、上海当代艺术博物馆

【编辑:徐瀹槊】

表态
0
0
支持
反对
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