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翁方纲年谱》载,“乾隆五十九年(1794,甲寅),三月十三日,(先生)扈跸天津,圣驾自泉宗庙启行,先生有诗恭纪。”“先生扈从天津,宿于黄新庄行帐中,……今用赋诗邀吴铭茶、法式善二学士和。”
又有阮元编《梧门先生年谱》载,“四十二岁,扈跸天津,恭和御制诗二十首,有缎纱之赉。”
笔者眼前这本《法式善集翁方纲书札暨翁方纲行草书长题》手卷,全长四米有余,中嵌五封翁方纲致法式善书札,左右另有翁方纲书,前后字体各异。开卷起首处,翁氏书“乾隆五十九年春三月,梧门学士同扈从天津,携此卷于行帐中,为填写空处。覃溪。”正与两位先生的年谱相印合。
手卷作者翁方纲(1733—1818), 清代书法家、文学家、金石学家。字正三,一字忠叙,号覃溪,晚号苏斋。直隶大兴人,乾隆十七年进士,授编修。历督广东、江西、山东三省学政,官至内阁学士。精通金石、谱录、书画、词章之学,书法与同时的刘墉、梁同书、王文治齐名。论诗创“肌理说”,着有《粤东金石略》、《苏米斋兰亭考》、《复初斋诗文集》等。
上款人法式善(1752—1813)清代官吏、文学家。姓伍尧氏,原名运昌,字开文,别号时帆、梧门、陶庐、小西涯居士。乾隆四十五年进士,授检讨,官至侍读。乾隆帝盛赞其才,赐名“法式善”,满语“奋勉有为”之意。着有《存素堂集》、《梧门诗话》、《陶庐杂录》、《清秘述闻》等。
翁方纲曾为法式善《陶庐杂录》作序 ,从中我们可以了解二人交往的许多信息。如“自其幼时,颖异嗜学,尊人秀峰孝廉,受业于余。故梧门得称门人。”即法式善本生父广顺 ,受业于翁方纲,故法式善于翁方纲执弟子礼。
又(法式善)“于典义卷轴,每有所见,必着于录,手不工书而记录之富,什倍于人,”作为学者的法式善,勤于著录与撰述,深为翁方纲所赞许。
法式善亦曾为翁方纲临摹的文征明书法作跋,云 “覃溪先生书,不名一字,楷法以摹虞永兴为最,行书出于元章、山谷之间,八分得古钟鼎款识,暨汉碑不传之秘,以质劲称之,尤其浅也”。又有“先生短视,一切皆需眼镜。惟作书则去之,且能做蝇头小楷。尝为人书《兰亭序》,纸不盈寸,而笔画锋芒各极其致,真绝艺也。”此处法式善对先生的书法可谓相当推崇。
翁方纲年长法式善二十岁,且后法式善五年去世。他与法式善父子两代人都有密切的交往,对法式善十分看重。出于对前辈的敬重,更是由于喜爱翁方纲的书法,法式善才把翁方纲平日写给他的手札装帙成卷。
手卷第二段文字谈到,“戊戌(1778年,乾隆四十三年)春张芑堂 明经自吴门携来明贤手札数百幅于予诗境轩集同人联句题之,今见梧门学士以拙书小札装卷辄录前诗于此”。
“雕琢文字易失真(莫瞻菉 韵亭),每于信手见为人(覃溪)。碎金江左风谁嗣(谢启昆 蕴山),积玉长洲迹已陈(文衡山尝得金元玉手帖辄装为轴题曰积玉,覃溪)。师友宛然来次第(黄骍 药林),裒藏转复费精神(芑堂)。从今不敢轻裁札,往往粘墙惹笑嚬(覃溪)。”注:此同人联句诗见《复初斋集外诗》卷十二,页八。
“辛亥夏六月廿三日雨窗书距前联句时又十三年矣。”钤印:“翁方纲印(白文)”、“覃溪(朱文)”。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