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源初
台湾的美术史可以以不同角度来解读,其中以对五月画会和东方画会,对谢德庆以来的台湾现当代艺术,对西方现代艺术在台湾的引入及发展等等。台湾当代艺术的发展虽晚于欧美,但近30年来由于整体社会环境的变化,影响到艺术家对创作议题做出适当的反应,媒材的使用上也更多元。早期的作品多半停留在以科学理论、技术为工具,尚无法深入到美学层次的探索,到了上世纪90年代晚期,艺术家开始接触科技及其美学概念。千禧年后,台湾艺术创作的整体表现趋向多样化。有关台湾当代艺术的探索须结合台湾的经济。台湾是以进出口导向为主的经济体,进出口贸易总额每年均占本地生产毛额相当高的比例,所以国际经济情势的变化对台湾就显得格外重要。台湾经济发展出现严重的经济边缘化危机。台湾的当代艺术在国际的艺术产业舞台上也被边缘化了。纽约苏富比首度推出的亚洲当代艺术Contemporary Art Asia专拍,246件拍品当中,台湾艺术家只占4位;朱铭、洪东禄、于彭、郑在东,四件作品。台湾艺术圈处境危难。台湾的艺术产业,这些年确实非常辛苦。苏富比、佳士得两家国际拍卖公司撤出台湾的拍场,表面上好象让罗芙奥、景熏楼这两家拍卖公司的舞台空间 变大,但事实却不尽然。这当中,有两个原因改变了台湾艺术环境的消费信心。第一,大环境的不安定性,彻底摧毁软性产业的稳定性信心。第二,所谓艺术的时尚经济效益,已经移转到以中国当代艺术为主轴的市场。
艺术现代主义在台湾发展是通过大型的官办展览和民间画会来推动,而不是在学校教育里进行,因为台湾缺乏高等美术学院级的学校。台湾为前辈画家就艺术定位,经由历史或人类学角度,把台湾美术家的发生背景与同时代的亚洲做对比或串联。它不再是垂直式美术史、而是横向沟通的亚洲艺术史观点,既能本土又能横跨到亚洲文化大面。由大陆来台的老一辈画家们,在国画方面,师大中专任教授如黄君璧和溥儒,主要是走传统之精华作一己之发挥的路线,和大陆之革新发展不相承属。在以理论学术为主的莫大元之后接任系主任达廿年之久,其影响可见一斑。而西画方面,对于学生热心且曾产生影响的朱德群,很快便离台定居于法国了。在大部份的保守型老师之中,唯有寡言木讷的,但属于日治时期前行辈画家中少数具有大胆变化的廖继春,对后来的五月画会的建立,发挥了强大的影响和扶助力量。由台湾原有的艺术场域结构来看现代主义的引入,主要是官办大展如台展和府展,和民间画会,最有影响力的为台阳画会。官展和民间画会并未产生直接对抗关系,甚至台阳中的画家,大部份也都是官展中的佼佼者和领导性人物。由于辈份伦理的讲究、和官展的亲近关系,再加上美术和其它种类艺术间的发展之不一致、甚至孤立状态,都使得表面上发展良好的西方现代艺术的学习和引进,在其末期逐渐出现了保守不前的主流倾向。前行辈的台藉老画家大多固守同一类型的画风如印象派、经后印象主义到野兽派等,和当时世界艺坛波起云涌的快速变动并无同步前进的契机。这样的作风,到了第二波现代主义的引入时期,便相形之下显得颇为老旧,而成为被改革的现象。
全省美展于1946年恢复,其中主要的推动者是杨三郎。综合来说,大陆的艺术改革运动,渡台后不能在学校体制中持续,而由日治时期继承下来的官展体制,也因不能更新而逐渐走向老迈,艺术界前卫和冲撞的动力,便只有由民间讲学和新兴的年轻会画来发动了。台湾的美丽岛事件是在1979年12月10日国际人权日在台湾高雄市发生的一场重大官民冲突事件。以美丽岛杂志社成员为核心的党外人士,组织群众进行示威游行,诉求民主与自由。其间发生一些小冲突,但在民众长期积怨及国民党政府的高压姿态下却越演越烈,竟演变成官民暴力相对,最后以国民党政府派遣军警全面镇压收场,为台湾自二二八事件后规模最大的一场官民冲突。美丽岛事件发生后,许多重要党外人士遭到逮捕与审判,甚至一度以叛乱罪问死,史称“美丽岛大审”。最后在各界压力及美国关切下,终皆以徒刑论处。事件对台湾之后的政局发展有着重要影响,之后国民党逐渐放弃迁台以来一党专政的路线以应时势,乃至于解除38年的戒严、开放党禁、报禁,台湾社会因而得以实现更充足的民主、自由与人权。并且伴随着国民党政府的路线转向,台湾主体意识日益确立,在教育、文化、社会意识等方面都有重大的转变。美丽岛事件开始了台湾新的政治局面,所有的可能性从此生发出来并在80年代兑现。这一年,旅美的台湾艺术家谢德庆开始了他‘自囚一年’的行为计划。谢德庆的重要性, 五月画会和东方画会,而实际上台湾现代艺术更重要的、更有成果的、更富有挑战性的发展恰恰是谢德庆以来的历史时期。时值今日,台湾经济发展表现并不出色,民进党执政八年间,2000至2007年不仅是整体经济衰退,以年平均统计数观之,经济成长率 4.08%与失业率4.26%,致使平均每人国民所得年增率仅2.71%,而且于2005年为南韩超越,迄今已有2,000多美元之落差;况且整体经济还呈现外热内温之现象:对外贸易持续畅旺;对内需求则相对疲弱。油料、燃气及电费价格调涨,已创下过去15年的新高纪录,使得实质薪资负成长。反观蒋经国年代,台湾曾经是“四小龙”中表现最为优异的经济体,多项经济指标名列第一。然而近年来,经济却一路走向衰退,各项指标均为“四小龙”之末,早已失去昔日的活力。原因首先是亚洲金融危机给台湾带来的巨大冲击:台币贬值,出口衰退,失业率大幅上升。随着岛内生产成本的上升与投资环境的恶化,岛内企业逐渐将生产基地转向岛外,尤其是大陆,使得台湾经济运行模式发生重要变化,从原来的“三角贸易”转变为“四角贸易”,由原来的“海外接单,岛内生产”,变为“海外接单,大陆生产”,或者“大陆接单,大陆生产”,结果是台湾外贸出口增长与外销接单增长脱节,出口增长放慢。财政方面,收支增长不平衡导致财政赤字不断扩大,财政收支增长不平衡导致财政赤字不断扩大,岁入不足支应岁出之金额,再加上当年度还本数,只能以举债支应。就业市场,台湾近年的失业率,已经由90年代之前的2%以下,增加为4%以上。以西方的标准而言,还是属于偏低的。但是台湾的劳动参与率,一直维持在58%左右。 这相对于西方的国家之63%的劳动参与率是属于偏低的。台湾因为文化部尚未设置,文建会也就成为文化人最依赖的单位,却似乎一直存在着官民对立的局面,不论就那个艺术类别都停留在极端表相扶植;却不太愿意让这些艺术类别能够因此具有产业发展规模,让涵养艺术家的责任交给民间来做,台湾政府文化单位没有把握好政策,没有解决法令本身适应时代需要的问题,而是去捆绑民间产业的自我发展。台湾文化公部门只会在所谓社区营造、乡土美学 做名份计较,把个人的无知放大为全民的无能。就因为这些站在浪头上的主事者,缺乏超然的眼光与视野,当然就会造成艺术产业的人,也跟着陷入泥沼中。亚洲当代艺术的平台,是从台湾与香港开始发展,现已不可逆转地转向中国。但是台湾当代艺术的发展成就应得到肯定,台湾的收藏家能够有能力购藏400万美金西洋名作,台湾也有优秀的艺术经纪人,能够营销上亿台币的艺术品。是台湾自己在台湾的当代艺术在国际舞台上把自己边缘化了!台湾这麽一个弹丸之地,要靠闭关锁国是发展不起来的,必须要进行对外交流。台湾曾经拥过坚厚的艺术产业实力,现在收藏的实力也还存在民间,但缺乏对文化厚度的重视,一场拍卖会的拍品收件,当然是有它绝对性商业机制值得被尊重,它甚至不是观视某个地方艺术发展的参考线索。台湾的大环境给社会经济信心指数不足,这固然不是平凡老百姓能够左右,不过因为过度狭隘的本土主义作祟,使得台湾在观看世界的方式,从以前的国际性宏观变成自我肥大及痲痹不仁,这个作为确实影响到台湾的文化单位把心养小,自我想象本土化就是国际化的荒谬思想。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