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月笙喜欢说:“人生有三碗面最难吃,人面、场面和情面。”当然,热爱艺术的杜月笙不会只请画家吃一碗面。杜月笙不但喜欢设饭局宴请海派画家,还多次与各界名流一起为画家制定润例,通过自己的地位与人脉为画家打开局面。
民国时期,比杜月笙更加热衷于艺术圈饭局的还有著名的艺术赞助人王一亭、严信厚、朱佩珍、哈同等人。1911年夏,69岁的吴昌硕来到上海,当时他的作品并不受沪上人士所欢迎。只得白天窝居在浦东烂泥渡的陋室里画画、刻印,晚上坐小舢板到浦西,在王一亭设的饭局中与各界社会贤达周旋,广开门路。在名震沪上的实业家王一亭的扶持之下,吴昌硕才能够逐步建立海派后期领袖的地位。
海派作品缺乏清雅之气,市井气较浓厚,大概与画家吃多了浓油赤酱的富绅饭局不无关系。
并不是每个民国画家都像吴昌硕一样,古稀之年还要在饭局上卖画。民国艺术圈也有少年得志的故事。徐悲鸿初到沪,山穷水尽,每天只能花一个铜板买一个馒头充饥。给哈同花园的“仓圣明智大学” 画了一幅“四目仓颉”之后,一夜成名,成为康有为的辛家花院、王国维府上和哈同花园的饭局的座上宾。
也并不是每一个画家都有大富豪的饭局。抗日时期,张乐平(三毛他爹)时常请黄永玉去小饭馆吃辣味炖牛肚,黄永玉总是趁着张乐平去打酒时,风卷残云扫光碟中的牛肚。张乐平有些不乐意地旁敲侧击:“你要慢慢嚼,啊。” 相比起晚年的意气风发,在张乐平饭局上的小黄显得有些落魄。但是对照同时代的许多人来说,张乐平与小黄的饭局算是“丰盛”。——根据军阀冯玉祥对20世纪初期河北农村生活的回忆:“我们在这里住了十余年,只吃过一次荤席,然而那所谓的荤席者,也不过每碗里盖了两三片飞薄的猪肉而己。”——乱世之中,吴昌硕、张大千、徐悲鸿这些大牌的饭局不用说,就算是张乐平与黄永玉的小饭馆聚会也算是很不错了。
张大千好美食,也常设艺术圈的饭局。他与黄君璧相识之后,惺惺相惜,常常在一起吃饭。但是说到豪门盛宴,黄君璧比张大千更有口福。宋美龄偏安重庆的时候,曾经请张大千指点绘画,但并没有请张吃饭。到台湾后,宋美龄正式邀请黄君璧授课。她很少设饭局宴请黄君璧,倒是经常有下午茶招待。——对宋美龄来说,学习国画只不过是她漫长而壮阔的人生中的一道下午茶,绝对不是正餐。
真正能够影响时代的伟大艺术家,无论是独裁君主还是民主领袖,都绝对不敢用下午茶轻易打发他。譬如法国大革命时期的雅克—路易·大卫,拿破仑绝对不会用下午茶来敷衍他。拿破仑因为身体有问题,同时担心长胖,因此对美食没有兴趣,自己吃饭用不了5分钟。但是出于礼仪与尊重,他在La Malmaison古堡花园请大卫吃饭,并付了六万五千法郎请大卫绘制《拿破仑一世加冕礼》。
两千年的封建制度被颠覆,却没有一件伟大的艺术品配得上这个翻天覆地、英雄辈出的大时代;没有一件伟大的艺术品祭奠已经悲情谢幕的君主时代;没有一件伟大的艺术品向隆重登场的资产阶级时代致敬。这是民国艺术的遗憾,这也注定了“民国艺术”只是那个风起云涌的大时代中的一道小小的下午茶。
【相关阅读】
【编辑:李洪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