画中倾泻的艺术幻象无极无尽 法国华裔艺术大师赵无极辞世
法国华裔艺术大师、西方现代抒情抽象派代表画家赵无极当地时间9日下午于瑞士沃州的家中辞世,享年93岁。据悉,罹患阿尔茨海默病(俗称“老年痴呆症”)的赵无极,今年3月底以来已经两度入院。而他的作品双联油画巨作《10.03.83》几天前刚刚在香港苏富比春拍上以3200万港元落槌。
“什么时候的事?似乎很久没有他的消息了,没想到消息传来竟是永别。”昨天13时许,上海博物馆馆长陈燮君从记者口中得知赵无极辞世的消息时震惊了,更难掩悲伤。“赵先生一路走好!永远记得1983年去北京时看你个展,并求得一个签名的难忘经历!”中国当代艺术界“身价”最高的艺术家之一张晓刚昨天则发了这样一条微博,表达了对赵先生的崇敬之情。
中西文化交融于无形
“赵无极是中国的艺术家,更是世界的艺术家。他有着极为开放的思想、开阔的视野,能够将中国的传统文化精神与西方美术潮流结合起来,最终在世界文化坐标中拥有一席之地。赵无极画的是抽象油画,这是西方现代绘画的形式,却让人从画作中看到中国传统绘画讲究的呼吸、笔墨、笔触本身的律动,与中国审美趣味极为吻合。”油画家、上海美术馆执行馆长、中华艺术宫筹建办常务副主任李磊告诉记者。艺术评论家石建邦也告诉记者,赵无极可谓第一位担得起“国际性”的华人艺术家,上世纪60年代起确立起将中西文化交融于无形的绘画风格,“早在上世纪六七十年代,他就扬名伦敦、纽约等西方艺术重镇了”。
赵无极曾说:“人们都服从于一种传统,我却服从于两种传统。”年少时期,因不满意明清以降的传统中国画,他贪婪地从西方绘画中汲取营养,更远赴巴黎深造并长久地定居下来。意大利、荷兰和法国的古典绘画是赵无极起初研习的对象;他也深受西方现代派艺术大师塞尚、毕加索和马蒂斯的影响,创作以人物和风景为主的具象油画;日后,瑞士艺术家保罗·克利的画又带他一跃而入抽象的世界。然而,在品味了太多西方作品之后,赵无极的内心最终转向中国,回溯到了曾想要远离的文化传统。上世纪五六十年代,他承续了中国宋元山水画的美学精粹,尤追慕北宋山水名家范宽、郭熙;其艺术灵感甚至来自中国青铜器艺术中的钟鼎文样。到了上世纪七八十年代,又受到国画大师张大千泼彩创作的启迪……中国的人文传统给了赵无极源源不断的灵感,最终让他的画作呈现出东方先哲所建立的宇宙观。
钻进画室才觉得踏实
“赵先生是低调谦和的人,平常话不多,聊到艺术时才会直抒己见。”油画家、华东师范大学艺术学院院长周长江告诉记者,“1996年和1997年,我曾因策划一个展览的缘故第一次与赵先生打交道,当时他在法国,听说我的想法后,立即寄了一本画册给我。”喜欢以镜头捕捉华人画家黑白影像的上海摄影家董明,向记者回忆起2006年9月在巴黎登门拜访赵无极的情形:“赵先生的画室在巴黎13区。那是一处简陋的空间,与印象中巴黎那些光鲜亮丽的小洋房相去甚远,木质的窗棂、水泥糊的墙,纸箱堆得老高,画台上还搁着大瓶小瓶的颜料。当时赵先生身着简单的白T恤外披藏青色夹克、脚踏有些破旧的黑皮鞋,朴实得就像个邻家老人,与其艺术大家的夺目光环形成鲜明反差。那天,我与赵先生攀谈了4个多小时,当聊到一幅我仰慕已久的画时,他竟然立刻起身为我翻找起那幅画来,我也随即用镜头捕捉下这意味深长的一瞬。这就是一位纯粹的艺术家,他说除了画画,别的事情都不会做,每天只有钻进画室才觉得踏实。”
光环背后有另种孤寂
近10年来,赵无极的画作可谓国际艺术市场上的“试金石”。2005年5月,他的《1985年6月至10月作》三联画在拍场上以1800万港元成交,创下当时华人油画拍卖的世界纪录。2011年10月,他的油画《10.1.68》更是以6898万港元的“天价”成交,刷新艺术家个人作品拍卖纪录。耄耋之年,赵无极甚至过得有些凄凉,还曾引发一场举世瞩目的监护权“争夺战”。2011年秋,赵无极迁往瑞士定居,正式离开自己生活60余年的巴黎。当时,他已患老年痴呆症,他的儿子赵嘉陵认为迁居瑞士的决定不可能是父亲的意愿,而是出自继母也即赵无极第三任妻子马尔凯的“控制”,并担心继母会将父亲一些价值连城的画作据为己有。于是,赵嘉陵去年7月以获得司法监护人权利向巴黎上诉法庭递交诉状,与继母展开“夺父夺夫大战”。
【相关阅读】
【编辑:徐瀹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