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大学首届“国际公共艺术奖”六大获奖案例分析(附图) 2013-04-13 21:20:27 来源:99艺术网上海站 作者:周瑾
2013年4月12日晚6点,以“地方重塑”为主题,最终6大案例脱颖而出荣获“国际公共艺术大奖”,他们分别是《尼日尔建筑》、《纽约空中步道公园》、《四川美术学院虎溪校区》、《21海滩单元》、《厨师、农民、他的妻子和他们的邻居》、其中《提乌纳的堡垒文化公园》获得一等奖。

 

作品图

作品图

《四川美术学院虎溪校区》

艺术家:郝大鹏

时间:2004—2010年

地点:重庆市大学城

形式和材料:景观设计/公共艺术

委托人:四川美术学院

研究员:潘力

艺术家通过五个部分3大原则和策略来阐述了这个项目。五大部分:一,一座城市生长的原点(学校与当地大学城和重庆的关系)、二,可持续的规划框架(特有的思路在框架下的体现)、三,与山地建筑的体现问题(如何在规划策略下建筑的体现问题)、四,一幅和谐的田园美景、五,一份理想和诗意的坚守

3大原则和策略:生态重建、乡土再造、地方记忆。并且运用“无为政策”来完成这个项目,即无为的行为,专注于空间和时间的把握,通过对文化,经济,地域,政策,艺术,技术等问题,使项目成本最低化。

四川美术学院虎溪校区是重庆大学城规划中的一部分,原址是虎溪镇伍家沟村七社,占地面积1000亩。校区规划与建设坚持传承地域文化,体现出人文校园建设的理念和特色,基本保持自然地形地貌,注重依山就势、顺势而为的园林布局,不铲一个山头,不填一个池塘,完整保留了11个山丘,建筑群散落其间,建筑形态和表现贯彻粗材细作的原则,以丰富的形态和朴实的材质体现合乎原地形地貌的生长状态。许多建筑都有一种创意工厂的氛围和感觉。不同的建筑使用不同的材质,尽量保持本质和原生状态,刻画历经风霜的表面,外墙色调体现重庆这座工业重镇的历史记忆。

整个校区充满静谧、清幽的自然情怀,将地域文化与校园个性联系在一起。校区还保留了部分原有的农舍、水渠和农田,具有地方特色的乡村长廊构成连接校区的网络,农家生活在安静的校园中悉如从前,各种农具散布在池边回廊之中成为一种记忆符号,旨在保留大学城的城市原点。建筑布局充分考虑到重庆的自然条件,贯彻“十面埋伏”的设计理念,整体上以聚落的方式在山坡周围自由散布,而群落正是典型的重庆山城建筑传统。四川美术学院虎溪校区既为建设具有自身文化特色的校园探索了一条艺术与技术相结合的路径,也对当代城市建设具有导向性意义。

艺术家还透露校区内还计划将1300米的常规围墙规划成为全院参与的“艺术围墙”,预计在2014年完成。

表态
0
0
支持
反对
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