拉尔夫·吉布森专访:摄影界的形式主义者 2013-04-15 17:40:34 来源:cafa.com.cn
我一生都在向绘画学习,而关于摄影的知识与历史可以在两三个月的时间内学到,包括暗室的技巧在两三个月内就能熟悉。绘画的历史可以说长达两三万年,所以这是我攫取灵感的巨大资源。我来不是为了教绘画,而是来这里学习更多关于绘画的东西。

采访时间:2013年3月27日

采访地点:中央美术学院美术馆学术报告厅

采访艺术家:拉尔夫•吉布森(Ralph Gibson)(以下简称“吉”)

采访记者:段子迎(以下简称“艺”)

翻译:周翊(中央美院油画系教师)

艺:是什么样的契机让您这次能够来美院讲学?

吉:去年费舍尔把我介绍给东明(谢东明老师),就几个月前,东明邀请我来中国,但对我来说最重要的是,来到这么一个拥有悠久历史的城市,成为文化交流的一部分。

艺:我们知道您的教学同样针对油画系的学生,您怎样结合摄影这一门艺术与油画学生的专业身份进行讲学?

吉:我一生都在向绘画学习,而关于摄影的知识与历史可以在两三个月的时间内学到,包括暗室的技巧在两三个月内就能熟悉。绘画的历史可以说长达两三万年,所以这是我攫取灵感的巨大资源。我来不是为了教绘画,而是来这里学习更多关于绘画的东西。

艺:中央美院的学生给您留下怎样的印象?

吉:我的印象是,这里的学生对于整个世界发生的事情很了解,他们是世界公民,但同时他们是中国的艺术家。

艺:媒体这样评论您:“拉尔夫•吉布森的作品时常会并入当代摄影名家的选集中,而与柯特兹•布列松(Bresson)等前辈平起平坐。同时,在专搞影象实验的新手阵容里,又经常可以见到他。”您对自己在摄影史中的位置是怎样看待的?

吉:我知道我有很多摄影作品,有些被广泛地应用,出现在摄影历史书籍里,但这不是我安排好的,社会的选择是集体的无意识行为,不是我能控制的。现在我的兴趣是我所不知道的领域,我对我知道的领域不是那么感兴趣,比如说我现在做移动的影像和音乐之间的互动,做新的东西,让我感觉到自己重新回到学校,变成了一个年轻人。

艺:这些新尝试是您近几年的新想法吗?因为您在十年前曾表示过,还是更愿意用莱卡相机进行比较传统的摄影创作。

吉:使用数码相机就像使用另外一种不同的语言,就像有时候我在法国,我说法语,我在美国,我就说英语。数码是一种不同的语言,我觉得这两个东西是分开的,不是一回事。

艺:您现在的创作会更多地使用数码媒体吗?

吉:目前看来,我不是很确信我将会用数码媒体创作多少作品,但我喜欢图像如何进入相机里面的感觉,而不太着迷于图像如何通过相机输出。

艺:您曾说过您的摄影并不是刻意要塑造出形而上学、纯粹哲学化的感觉,而是要向“美”致敬、向缪斯致敬,那么您是否觉得您能拍摄出这种效果的照片,还是有某种说不清的灵性、天分存在?是什么决定您的取景并按下快门? 吉:现在我在读一些批评性的理论,关于语义学、结构人类学的理论,我感觉我作品未来的方向更像一个社会文化的标示,我对涵义、语义很有兴趣。

艺:您可以具体谈一谈您阅读的东西吗?

吉:举个例子,比如我们谈论德里达的解构主义,我有时想照片是这样一种“存在”,还是那样一种“缺席”。如果我把这一类的视角放到对于图像的考虑中,那我在这种观看方式中在追随什么。

艺:您的摄影大多是对于局部或图案的观察,对形式感的追求非常强,这与当下大多数摄影师社会关怀式的、人文关怀式的思考非常不一样,您很少介入社会甚至介入政治。您认为自己是摄影领域的形式主义者,您所探索和赞颂的是摄影内在的独立气质吗?一种比较纯粹的对于视觉性的探索?

吉:我曾多次承认我的确是一个形式主义者,我所感兴趣的是用照片讨论摄影本身。我宁愿拍你衣服上的一粒扣子,这就是为什么我要把镜头离对象那么近的原因,我希望看到摄影作为一个媒介能把一粒扣子转变为一个思想上很巨大的事件。

艺:很多观众发现您在构图上非常讲究,为达到构图上的黄金分割比例,需要经过怎样的练习?

吉:黄金分割比例是在古希腊时期被发明的,在文艺复兴时期被完善。我在佛罗伦萨的时候,会在各处看到这种比例。我自己从拍照的过程中发现,如果是相机横着拍来构图,就像一般的电影银幕的感觉,但是把它竖起来地话,就会有一种形式上的涵义出现,有一种视觉上的张力。

艺:您去各个不同的国家拍照,但您曾在采访中说过:“对我而言问题在于清楚地去观察与感知,而不在乎于我在哪。有时候我去世界各地拍照,带回来相似的甚至是同样的照片。”我们可以观察到您的作品有这样的特点,您好像并不像其它多数摄影师那样旨在拍出不同文化精神的差异之处?

吉:你有很好的观察,我相信我用一种特定的方式观看,但看不同的东西时也会变化。如果能将我的感知提高到某种高度的话,我希望我能成为照片本身。如果状态足够好的话,我希望我能拍我鼻子前这一块空气。我不是在等待一个伟大的瞬间,不是在等待枪顶着头的那个伟大瞬间,我想让我的感知成为照片本身。

艺:您昨天曾到故宫去拍照,北京不像巴黎等其它欧洲国家那样精致、有序,您在北京找到了您心中的缪斯吗?北京吸引您的是什么?

吉:我觉得北京是很困难的,却是很有智慧的一个地方,去紫禁城比较有意思,去看一个古老的文化。但是我还是有一个项目,想继续拍北京,不一定要在紫禁城。

艺:你是否了解中国的当代艺术,包括摄影?

吉:我知道一些,也不是说了解很多,因为现在中国的艺术有很多在发生,我去了今日美术馆、798艺术区等。

艺:接下来,有没有考虑在中国的展览计划或其它活动?

吉:在北京有一家叫see+的画廊代理我的作品,已经找到一些藏家,我为此很高兴。将来我希望在中国有一个真正跟公众见面的展览——一个美术馆的展览。

【相关阅读】

拉尔夫:我为什么拍南京和科隆的骑车人

荒木经惟:与爱的人死别使得摄影更加深化

 

【编辑:李洪雷】

表态
0
0
支持
反对
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