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远方的来信》
这是汪诚义在中央美院“马训班”时的结业作品。当年,他25岁。
1955年2月,苏联苏里柯夫美术学院教授马克西莫夫在中央美术学院举办“油画进修班”,后来也被称为“马训班”。参加这个进修班的学员还有靳尚谊、詹建俊等一批后来的名家。
《远方来信》表现了新中国青年积极投身国家建设的瞬间,画面温情,作品充分运用从苏联传授过来的绘画表现手法和技巧,画中的人物、工棚、服装,甚至是服装上的图案都有据可循。艺术家不再孤立地展现宏大劳动场面,而是抓住其中富有人情味的细节进行刻画,侧重反映人的精神状态。这在当时是一大突破。
《远方来信》以及同期的几幅画作,是上世纪五六十年代在中国美术杂志上发表最多的作品,在美术史上占有重要位置。汪诚义也因这幅作品一举成名。
《夯歌》
这是王文彬34岁的本科毕业作品,是上世纪60年代学院教育的代表作。1962年,王文彬在沂蒙山区写生时,被朴实的劳动姑娘音容笑貌所打动,创作了此画。
画作造型饱满,色彩对比强烈,呈现当时火热的社会主义建设生活场景,表现了健康的劳动妇女的形象,民歌式的激情和潇洒满溢画面之中。可以看出艺术家在人物动作、造型形式以及色彩语言上所作的探索和推敲。
《夯歌》在“文革”中遭到彻底否定。1977年春,北京中国美术馆举办了一次回顾性的全国美展,《夯歌》带着满身破洞和伤痕受邀参展,重新受到重视,被誉为现实主义经典之作。
王文彬曾任中央美院教授,2001年去世。
这幅作品是中国著名女画家周思聪24岁时的本科毕业作品。她小中见大,从天安门前平凡的景象中去寻找突破,关注生活中真实的细节,比如旭日朝阳,一起上学的姐弟,扫地的清洁工等。线条和构图虽较为简单和幼稚,但传达出建国之初北京人那种朝气蓬勃、纯朴善良的特性。
当时艺术的主题偏向于歌功颂德,但周思聪更倾向于通过细节和祥和的画面来表达渴望和平、期待美好的态度。当时中国刚刚从战争走出不到十年时间,爱好和平、渴望安宁是那个时代人们的普遍诉求。
周思聪曾任中国美术家协会原副主席,1996年去世。
刘大为、胡渤和杨刚是中央美学院第一届中国画研究生班的同学,都在内蒙古当过知青。他们的毕业留校作品,都选择了自己熟悉的生活场景。
这一阶段是新时期美术的“觉醒期“,也是中国美术史一个变革的时代。随着改革开放,西方艺术已经渐渐传入中国,当时的中国艺术家有追求写实写真的,也有追求艺术风格变化的。
刘大为的工笔画《布里亚特婚礼》人物造型严谨,刻画入微,线条流畅,刚健爽朗,风格清闲,完全摆脱了旧人物仕女画柔靡琐细的积习。胡渤的《摔跤图》和杨刚《迎亲图》都是长逾5米的工笔人物长卷,无论是线条和人物刻画,都表现出对传统中国画形式的求新求变。
作品既是对作者自己知青岁月的怀念和记忆,也是在艺术探索上的一次自我觉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