杭春晓
【编者按】青年批评家大多出生于上个世纪七、八十年代,接受过系统的学院教育,正如批评家贾方舟所言:无论是思维方式,还是批评方法,他们的方式和我们老一代已经有很大的不同,他们对问题的观察更敏锐,更有文化视野。这一代批评家,他们会有更强烈的发声欲望,有自觉自主意识,但在今天,青年批评家所面对的艺术语境已经不同于前辈,所面临的问题也不尽相同。那么,他们到底应该干什么?应该有什么样的知识结构?怎么样发言?作为一个出色的青年批评家,如何对历史特别是现实作出独立的解释,对历史如何塑造自己做出深刻的反省,对自身的精神处境作出清醒的判断?他们从哪里来,然后到哪里去?这都是本期专题要思考的问题。也许“来”和“去”本身就是一对矛盾体,但我想,有的时候,起点和终点能够说明,却是说不清楚的,所以索性还是把握好当下吧!
1976年出生于安徽当涂。2002年毕业于南京艺术学院,获美术史硕士学位。2006年毕业于中国艺术研究院,获美术史博士学位。现为中国艺术研究院美术研究所副研究员。
对于所有东西,我们都要允许它在流变的过程中不断被激活,不断被修变。没有任何概念是既定永恒的,也没有一个既定的认识结果可以作为一个确定化的答案。
记者:对于“当代艺术”的概念,不同的人有不同的看法,您刚开始接触“当代艺术”时是怎样理解它的?
杭春晓(以下简称“杭”):刚开始接触当代艺术时,我对这个概念的理解还比较模糊,认为当下正在发生的就是当代艺术,有些跟过去太相似的东西不是当代艺术,于是开始在这种模糊的边缘不断的梳理,然后开始接触到在西方的逻辑下什么样的是当代艺术,再然后在不断接受信息的过程中不断建构一个自己脑海中的“当代艺术”。
记者:多年接触艺术批评的过程中,您形成了怎样的认知方式?
杭:在认知方式这一问题上,我认为对于所有东西,我们都要允许它在流变过程中不断被激活,不断被修变。没有任何概念是既定永恒的,也没有一个既定的认识结果可以作为一个确定化的答案。我们永远是在对确定化答案的接受过程中同时产生对确定化答案的分离,这时候这个分离度动作的产生,一是通过反思;二是通过接收新的资讯。由新资讯和主体的反思产生了不断改变的或者说是流变的主体,在这个过程中关于当代艺术也好,关于任何一个概念也好,它会逐渐在这样一个修正过程中呈现一个流动化的状态。所以认识当代艺术也罢,认识其他事物也罢,它更多的是流变性的。而每个人的知识体系也在不断的改变,这个改变也正好说明我们在不断地思考,不断地反省,人的思考也是一种体验过程,这个过程是非常有趣的。
记者:您一直在研究艺术史,也参与到艺术批评的工作中,能用一个形象的例子解释一下艺术史和当代艺术批评之间的关系吗?
杭:批评本身就是艺术史正在发生的某个片段,艺术史永远是一个描述方式,每一个描述方式就像一个牢笼,这个描述方式一旦完成,原来的东西就放到了牢笼中,研究艺术史就是不断认识这个牢笼提出新的知识范式,然后改造牢笼,产生新牢笼。当代艺术正在发生的批评可以说是某一类现象的第一个牢笼,从这个角度来说,它也是艺术史有效组成范畴之一。只是个人的研究倾向性不同,当代艺术批评注重在现场出现,做历史则要更多的通过史料和其他媒介的还原来进入到过去的环境中去,他们依靠的材料不同,但从本质上他们还是一种东西,两者互相影响。
【相关阅读】
【编辑:李洪雷】